断了他的思绪。
宋江立刻收敛心神,报以微笑:“刚接了个电话。走,正好一起去食堂。”
在中青班这个微型政治生态圈里,经过半个多月的相处,自然形成了若干个小圈子。有的是基于地域渊源,有的是因为工作领域相近,有的则是性格投契。
宋江凭借其班长的身份、突出的政绩以及沉稳务实的作风,身边也聚集了几位谈得来的同学,其中包括国家部委的几位司局长,如组织部人事司副司长李坤阳、发改委的李卫东,也有几位像他一样来自地方的地市书记、市长或省厅厅长。
午饭后,众人习惯性地在宽阔的党校操场上散步。李坤阳故意落后几步,与宋江并肩而行,略显神秘地压低声音:
“宋班长,收到消息了吧?范书记已经到部里正式上任了。”李坤阳作为中组部的干部,消息自然最为灵通。
宋江点点头:“刚接到电话。变化太快,都没来得及好好恭贺一番。”
“呵呵,这还不简单。”李坤阳微微一笑,主动示好,“周末如果有空,我可以带你过去一趟。一般情况下,周末领导也会在办公室处理一些事务。”
宋江意味深长地看了李坤阳一眼,他当然明白这位副司长的用意——希望通过自己,在范部长那里留下更深的印象。他并不点破,在体制内,这种互惠互利的人情往来实属常态,若能顺手帮同学一把,他也不会吝啬,至于在领导面前如何提及,自有分寸。
李坤阳见宋江没有拒绝,便顺势透露了更多信息。他作为人事司的骨干,对部里的工作流程、近期关注重点,乃至其他省市一些重要厅级干部的情况都颇为熟悉,侃侃而谈,显示了其深厚的信息底蕴和人脉资源。
听着李坤阳的讲述,宋江心中一动,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坤阳同志,以你看来,我们荆楚这次的变动,谁最有可能接任书记一职?”
李坤阳闻言,呵呵一笑,看了宋江一眼:“宋班长,你这不是考验我,就是为难我啊。荆楚的情况,原本外界看来比较明朗。去年底就有风声,说范书记可能去人大或政协。但随着你们阳城这匹黑马异军突起,一切就都有了新的变数。客观上说,王维波省长作为政府主官,在任期内省里经济取得突破,他是有功劳的,接任的呼声原本最高。”
“那为什么这次没有直接让他‘转正’,反而要‘暂时主持’?这是在等什么,或者考验什么吗?”宋江追问。
“人事问题,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算术题。”李坤阳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暂时主持’,可能是一种观察期,看看王省长在独当一面时的驾驭能力和政治智慧;也可能意味着上面对他并非完全满意,还在物色更合适的人选;甚至……”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
“甚至什么?难道这里面还有更深层的布局?”宋江敏锐地捕捉到他话里有话。
“人事调整,讲究的是全国一盘棋。”李坤阳斟酌着词句,“动一个省委书记,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后续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上面考虑的是全局的平衡与优化。也许……这一次荆楚看似只动了范书记一位,但后续的班子配备,可能还会有相应的调整。而且……”他欲言又止,最终暗示道,“宋班长,你在这样一个关键节点被选派来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