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步入2oo9年,启明帝国这艘商业巨舰,在经历了技术攻坚、市场登顶和荣誉加冕后,并未放缓航,反而以一种更加沉稳而磅礴的姿态,向着更深的商业蓝海和更核心的产业腹地驶去。
其体量之巨、根系之深,已然成为神州大地上一个令人仰视的庞然大物。
其中,扩张最为迅猛、声势最为浩大的,当属启明建设。
在周明“双轮驱动”
的战略指引下,启明建设如同开足了马力的巨型工程机械,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启明广场”
和“启明·”
高端住宅的建设狂潮。
一座座融合了叶蓁蓁团队前设计理念、李志强狠抓的工程质量以及陈峰物业金字招牌的城市综合体和高端住宅区,如同后春笋般在各大核心城市拔地而起。
它们不仅仅是钢筋混凝土的丛林,更是品质生活与商业活力的新地标。
启明广场汇聚全球潮流,成为区域消费中心;启明高端住宅则凭借其卓越的区位、设计和物业服务,成为精英阶层竞相追逐的理想居所。
强大的品牌效应和精准的选址,使得每一个新项目几乎都成为所在城市的爆款,预售即清盘成为常态。
到2oo9年中期,启明建设毫无悬念地登顶,成为中国营业收入和品牌价值最高的房地产企业。
这块业务带来的利润,如同汹涌的江河,源源不断地汇入母公司——启明投资控股的账户,使其现金流充沛到令人咋舌的地步。
然而,手握巨额资本的周明,并未将这些财富用于个人享乐或简单的资本扩张。
在一次次启明投资控股的核心董事会上,他的决策清晰而坚定,带着一种近乎偏执的长期主义。
“房地产的利润,是时代的馈赠,也是我们肩负的责任。”
周明看着财务总监王岚呈报的、令人眼晕的分红数字,语气平静无波,“它的使命,是滋养我们帝国未来真正的根基和脊梁。”
他的手指,再次坚定地指向了战略版图上那个投入无底洞般的名字——华夏芯业。
“除了预留确保集团安全运营和必要展的资金外,本年度,启明投资控股向华夏芯业增资两百亿元人民币。”
周明的指令,让早已习惯他大手笔的董事们,心头依旧为之一震。
这已是启明对华夏芯业的第n轮巨额增资。
伴随着这笔天文数字的注入,启明投资控股在华夏芯业的持股比例,也悄然攀升至了65,实现了绝对控股。
这意味着,这家承载着中国芯片自主梦想、吞噬资金如同饕餮的尖端制造企业,其命运已与启明帝国深度绑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会议上有人谨慎地提及芯片制造投入周期过长、风险巨大,试图建议是否可分散投资于一些回报更快的互联网风口。
周明只是淡淡地看了对方一眼,那目光深邃如海,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我知道风险,我更知道什么是战略。
芯片,是信息时代的‘石油’和‘钢铁’。
我们现在投入的,不只是金钱,是时间,是耐心,是国家未来在全球科技博弈中的主动权。
这件事,没有退路,唯有前行。”
他的话语,为帝国的资本流向定下了不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