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全赞同道。
“那好吧,就叫油田化工公司。”高凡从善如流。他也的确不擅长于取名字,不像这俩在体制里熬出来的家伙,做这种表面文章都是好手。
“油田化工公司的产品,范围非常广。包括油田通用化学品、钻井用化学品、油气开采用化学品、提高采收率用化学品、油气集输用化学品、水处理化学品,每年也是几百亿的市场规模。”
“几百亿人民币吗?”傅一铭问。
“是美元。”高凡道,“我读大学的室友现在就在石化总公司工作,他说光是国内油田,每年使用的化学品就有上百亿人民币之多,这还是因为咱们国内油田过于节俭,很多可以使用化学品的场合都没有使用。
“国外油田的开采规模比我们大出十几倍,而且严重依赖于油田化学品,所以整个全球的市场规模至少可以达到300亿美元以上。”
“又是一个富矿啊。”古坤全哈喇子直流。
一个300亿美元规模的市场,沧海化工哪怕只能获得1%,也是足足3亿美元,这得卖出去多少瓶洗洁精才能赚到?
石油公司都是财大气粗的,只要东西好,人家连还价的兴趣都没有,而且业务非常稳定,一个产品可以吃上十年。
“这几年,北京研究院围绕着油田化学品做了不少研发,已经积累下了十几个产品。比如用于钻井泥浆中降失水、降滤失的羧甲基淀粉,用于改善钻井液流变性能、减少摩阻的聚丙烯酰胺,用于降低石油凝点、便利运输的丙烯酸酯-马来酸酐-十八胺三元共聚物等。
“这些产品的生产工艺都不复杂,主要设备就是反应釜、聚合釜、过滤器等,和咱们过去生产表面活性剂的设备差异不大。
“国内现在生产油田化学品的企业不多,很多产品都属于国内空白,需要依赖进口。咱们如果能够搞出来,光是替代进口这一块,就足够收回前期的投入了。”高凡道。
“化工市场果然到处都是宝啊。”傅一铭感慨道,“这些事情,我过去也听技术部的同志们聊起过,但他们更多的是从技术的角度去谈,我是学历史的,实在听不懂这些名词。
“现在听高总这样介绍,我心里有了一个轮廓。我觉得,咱们就照高总的思路,先替代进口,争取让国内的油田都用上咱们自己生产的油田化学品。
“然后我们再考虑进军国际市场,去赚外国人的钱。”
古坤全笑着纠正道:“老傅,你这就太保守了。我感觉,高凡的思路是一边拿下国内的市场,一边开发国外市场。如果国外市场开拓顺利,依着咱们高总的习惯,就得给国内用户降价了,这叫以外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