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笑容。
\"三少爷,您看这稻穗,沉甸甸的,老汉我种了一辈子地,没见过这么好的收成!\"老农李伯粗糙的手掌小心翼翼地托着一束稻穗,脸上的皱纹笑成了一朵花。
叶明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李伯,这块试验田的产量比普通田高多少?\"
\"少说也得有五成!\"李伯激动地说,\"按您教的法子,深耕、密植、轮作,再加上那个新式水车,省力又增产。三少爷,您这脑袋瓜里装的都是神仙法术不成?\"
叶明笑了笑,没有回答。他抬头望向远处连绵的稻田,金黄的稻浪在秋风中起伏,一派丰收景象。
\"少爷,老爷下朝回来了,让您立刻去书房。\"李天宝匆匆跑来,打断了叶明的思绪。
叶明点点头,转身往国公府主院走去。一路上,仆人们纷纷行礼,眼中带着不同于对待其他主子的真诚敬意。
这二年来,叶明改良农具、引进新作物,让国公府名下的田地产量大增,连带下人们的日子也好过不少。
书房门口,叶明整了整衣冠,轻轻叩门。
\"进来。\"里面传来叶凌云沉稳的声音。
叶明推门而入,只见父亲一身朝服未脱,正背着手站在窗前,身形挺拔如松。听到动静,叶凌云转过身来,刚毅的脸上带着几分疲惫。
\"爹,朝上不顺利?\"叶明直接问道。
叶凌云叹了口气,示意儿子坐下:\"太子今日奏请推广新耕法,并减免三成赋税,结果被杨毅那老狐狸带头驳了回来。\"
叶明眉头一皱:\"那他反对的理由是什么?\"
\"还能是什么?\"叶凌云冷笑一声,\"无非是国库空虚、边关军饷不足那套说辞。可笑的是,满朝文武竟有大半附和他。太子派人打探到,杨毅昨晚设宴,几乎请遍了京城大小官员。\"
叶明手指轻叩桌面,思索道:\"世家大族反对减免赋税,表面上是担心国库收入,实则是怕失去对农民的控制权。\"
\"哦?此话怎讲?\"叶凌云来了兴趣。
\"爹您想,农民交的赋税,真正入国库的不过十之三四,余下的都被各级官员和世家盘剥。如今新耕法推广,产量提高,若再减免赋税,农民手头宽裕了,谁还愿意依附世家为奴为婢?这才是他们真正害怕的。\"
叶凌云眼中精光一闪:\"明儿,你这番见解倒是透彻。只是如此一来,太子殿下的提议恐怕...\"
\"爹,太子表哥现在如何?\"
\"殿下回东宫了,看样子心情不佳。\"叶凌云摇摇头,\"陛下虽有心支持,但面对满朝反对,也只能暂缓减免赋税之事,只同意让户部准备推广新耕法。\"
叶明沉思片刻,突然道:\"爹,我今晚去看看表哥。\"
叶凌云锐利的目光在儿子脸上停留片刻,缓缓点头:\"去吧,带上你院里新酿的那坛酒。记住,走侧门,别让人看见。\"
夜幕降临,叶明换了一身素色衣衫,抱着酒坛悄悄出了国公府。阿福提着灯笼在前引路,两人专挑小巷行走,半个时辰后,来到了东宫一处偏僻小门。
门前的侍卫显然早已得到吩咐,见到叶明立刻行礼,低声道:\"三少爷请随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