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但工匠们早已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经验)感兴趣的匠人,与从南方请来的、有染布经验的老工匠一起,组成了技术团队。
其其格则组织了一些部落民和安阳本地的采药人,拿着她根据记忆描绘的草图,进山寻找染料植物。
几天后,第一批染料植物被陆续送回。果然找到了茜草、一些疑似栀子的黄色花朵,以及一种能够染出淡淡蓝色的植物。
格物院的匠人们如获至宝,立刻投入到染料提取和染色试验中。
第一次试验,用的是茜草。红色的汁液在大锅中翻滚,将白色的羊毛线浸入其中,慢慢染上了鲜艳的红色。
当那捆红色的毛线被捞出来,在阳光下熠生辉时,围观的众人,尤其是那些部落妇女,发出了阵阵惊叹。
“红了!真的染红了!”
“好漂亮的颜色!像天上的晚霞!”
“这要是做成衣服,该多好看啊!”
接着,黄色、蓝色也相继试验成功。虽然颜色纯度还不如南方顶级染料,但已经足够鲜艳夺目。
匠人们还尝试了套染,比如将染过黄色的线再放入蓝靛缸中,得到了鲜亮的绿色;将不同颜色的线交织在一起织布,得到了简单的条纹布和格子布。
色彩,仿佛给整个毛纺产业注入了新的灵魂。
与此同时,在周廷玉的主持下,“安阳毛纺合作社”的章程也初步拟定。
合作社由安阳府出资三成,格物院以技术入股两成,其余五成由参与的各部落以羊毛和劳力折算份额。
所得利润,按份额分红。合作社统一收购羊毛,统一组织纺纱、织布、染色,统一销售,避免了内部恶性竞争,也确保了技术和质量的稳步提升。
第一批带着鲜艳色彩的羊毛呢绒布匹被生产出来,立刻在安阳本地市场引起了轰动。
这种比麻布柔软保暖,又带着鲜亮颜色的新布料,受到了城中百姓,尤其是妇孺的热烈欢迎。
甚至一些南方的行商闻讯赶来,看到这些色彩斑斓、质地厚实的羊毛布,也纷纷表示了浓厚的兴趣,下了不少订单。
看着合作社账目上不断增加的数字,以及部落妇女们拿到工钱和第一次分红时脸上洋溢的灿烂笑容,叶明知道,这条以技术为引领、以合作为纽带的富民强边之路,走对了。
顾慎拿着一块新染出来的、带着漂亮云纹的深蓝色羊毛布,爱不释手:“嘿,这布真好!回头给我爹也做一件袍子送去,让他也看看,咱们安阳不光能打蛮子,还能织出这么好的布!”
其其格看着眼前红火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