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队一部。”一头鬼子兵跑过来大声报告。
冲枝善卫放下望远镜,十分不悦地道:“什么情况的干活,把他们部队长带过来!”。
几分钟后,第四联队野炮大队第四中队中队长三木,头上缠着带血的纱布,跑到冲枝善卫面前,把他知道的情况,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遍。
冲枝善卫听后,皱了皱眉头,并没有斥责于他,“哟西,把你的部队暂时编入第16联队山炮大队,”
“哈依,哈依!”三木如蒙大赦般不停地点头,算是逃过了这一劫。
他的中队刚才走在队伍最后面,没有进入支那军的伏击范围,在损失一个小队的情况下,成功脱离支那军的打击范围,为了防止被定性为临阵脱逃,他故意在头上缠上带血的纱布,算是逃过了师团参谋长的法眼。
听到支那军的炮火停歇,冲枝善卫立即命令参谋,询问第四联队的战损情况。
此时,走在前面的步兵大队,离645高地,大约1公里。山炮大队,离645高地,接近1.5公里。
645高地指挥所里,郭启安正在看炮击丛林的效果,嘴里不停地喊着,“痛快,真她妈的痛快。”
“营长,快看,鬼子来增援了!”四连长吞瑞大声叫道。
不用望远镜,郭启安就能看到山下一到两公里之间,有不少人影在晃动,他大概估算了一下,鬼子的增援部队大约有2000人左右。
拿起望远镜,他看清了,一千多头步兵,沿铁路成散兵队形,在他们身后,三四百头鬼子炮兵,正在从骡马背上卸火炮组件及炮弹。
“命令炮兵,调整参数,对着鬼子的火炮阵地,先来个三发齐射!”郭启安心里狂喜,刚才炮击小鬼子躲藏的丛林,那叫耍阴谋。
“是!”两个传令兵大声回答,分头跑向两个炮兵阵地。
他在华国打了五六年鬼子,又经历了远征军的出国作战,只要听到鬼子的炮弹呼啸,他们国军就头皮发麻,恨不得钻到地底下去,那种憋屈和无奈,只有他们这种在战场上的军人才能体会。
今天,自己手里有了炮,面对鬼子的炮兵,如果不硬气的跟他们干一场,那种被鬼子炮兵压抑了五六年的憋屈,将永远得不到释放。
“四连长,你在指挥所给我盯着,我亲自去炮兵阵地指挥。”郭启安说着,从掩体中跃出,跑向三百多米远的炮兵阵地。
他觉得,积累了五六年的憋屈必须亲自释放,要不对不起这么多年来,死在鬼子火炮下的袍泽们。
高地上的开阔地并不多,结合射界和火炮隐藏的需求,两个炮兵阵地相距也就四百来米,郭启安到达南侧的炮兵阵地时,负责指挥的排长正在给一门75式山炮调整射击参数,其它人只是把炮口调到面向鬼子炮兵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