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暗骂这高晟如何做事的?
给新生们办理个入学籍,竟然如此之久。
就在这时,高晟神色匆匆地回来向李师道禀报,脚步急促,仿佛带着一阵疾风。
“大人,不好了!
外的学子全都跑光了。”
高晟急切地说道。
李师道却显得有些不以为然,轻轻放下手中的茶碗,缓缓说道:“本来就录入二十名,走了就走了。
那些上榜的录入学籍了没?”
此时的李师道还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悠然地端起茶碗,轻抿一口茶,神态自若。
“今天要入学的新生也全部跑光了!”
高晟急忙提高音量再次强调。
李师道这才如梦初醒,气急败坏地问道:“他们为何如此?”
他的眼神中流露出疑惑与惊讶。
“落榜那个徐子建,写了两篇好文章!
前来看榜的学生看到徐子建的文章后,都在为他鸣不平!”
高晟连忙解释道。
“不是已经说了,徐子建品行不端,将他压下来了?那些学子们还有何话可说?”
李师道皱起眉头,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
“副山长压不住啊!
那徐子建写了两篇盖世文章,即便是拿到殿试也能拿前三甲的文章!”
高晟激动地说道,心中还默默补充了一句:稳拿状元也不是问题。
“高夫子,你莫要胡言乱语。
那徐子建不过是个十岁不到的幼童。
又如何能写出什么锦绣文章?”
李师道睁大眼睛瞪着高盛。
心里暗道:莫非真如那两个老家伙所说?那徐子建拥有盖世之才。
一想到此,李师道突然想起自己还没看过那徐子建的文章呢,急忙朝高盛喊道:“高夫子,将那个徐子建的文章念给我听!”
高晟鄙视地看了一眼李师道,心中暗想:这李师道怕是糊涂了,连文章都没看直接就把人家刷下来了。
高晟无奈地清了清嗓子,开始将徐子建的文章内容给李师道大概念了一段。
当念到“公明四句”
时,李师道瞬间惊呆了,他手中那心爱的白瓷器茶碗悄然滑落,摔在地上出清脆的声响,可他却全然没有注意到。
前厅的众位夫子也同样目露震惊,随后有些不满地看向李师道。
那徐子建的文章中展现的文采,若是悉心培养几年,就算拿不到状元前三甲也是很有希望的。
居然就这么被李师道这老登给赶了出去。
徐子建怎么会有如此文采?
李师道心中骇然,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那震撼人心的“公明四句”
。
连前厅众人不满的目光也没注意到。
高晟不理众人诧异的目光,继续念下去。
当听到《治黄河九疏》后,李师道慌忙地说道:“高夫子快将徐子建的答卷取回来,不要再张贴了!”
“副山长,晚了!
录取榜上第四名的曾诚登高一呼,带着两篇文章和数百学子要将文章拿给济州知府,为国举才,恐怕现在已经到了知府衙门了!”
前厅众人听完徐子建的《治黄河九疏》后,以及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