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不是增强五分之一这么简单了。
大周朝的步兵并不弱,甚至比辽国和西夏都强。
大周朝拥有可以对抗骑兵的终极铠甲,步人甲。
因此在小规模战斗往往可以占据上风。
可惜,因为缺少优秀的骑兵。
即便打赢了也没法扩大战果。
反而因为阵形散乱,导致先胜后败。
辽国和西夏自然很清楚这一点。
大周朝虽然和西夏以及辽国都有马匹贸易。
可是双方卖出的军马,都是阉割过不能繁殖的二等马。
这也是大周朝军马短缺的原因之一。
没有足够数量的种马,想大量培育出军马简直就是做梦。
“恭喜陛下,得到如此好的养马场!”
刘谨很识趣地附和道。
这些年随着东厂规模的展壮大。
刘谨的个人势力却在飞膨胀。
嘉佑帝在东厂下面增设一机构-入内院子简称内卫。
内卫的干办王智正是刘谨的心腹。
内卫有五百人左右,主要在皇宫内进行守卫以及东厂密报的传递工作。
不仅如此,皇城司的探事司同样增设了,大周朝内庭密探简称大内密探。
大内密探的干办是嘉佑帝的宠臣张茂则。
大内密探同样有有五百人左右,主要在皇宫内进行守卫以及探事司密报的传递工作。
以前的内宫总管张忠全,受到了嘉佑帝的猜忌。
当年荆王的病情被传播出去,嘉佑帝终究进行了一番调查。
虽然没有证据证明是张忠全泄露出去的。
不过负责皇城进出守卫工作的,张忠全以及冰井务难辞其咎。
因此控制皇城内外进出的冰井务,势力受到了一定的削弱。
嘉佑帝将守卫东华门的任务交给了内卫的亲从官,守卫西华门的任务交给了大内密探的亲从官。
如今张忠全的冰井务如今,只负责正南面的宣德门以及内庭宫殿的守卫。
“最近兖王和邕王有什么异动?”
嘉佑帝看向下单的刘谦以及刘谨。
刘谨看了一眼刘谦,往后退了一步。
刘谦的资历比他深厚,而且还是前任“干爹”
。
刘谨自然要退让。
刘谦站出来恭敬地回答道:
“回禀陛下!
邕王在府中并未出府。
邕王世子前几日在松竹馆举办了一场文会!
不少待考学子以及文官子弟都参加了!”
“噢,都有谁参加了?”
嘉佑帝淡淡问了一句。
“其中中的有国子监的监生徐坤,关中才子张载,福建举人章淳等一共五十名待考学子。
官员子弟方面,枢密院都承旨家的嫡子康景,侍御史家的嫡子李珍,开封府判官家的嫡子吴链等八十多人!”
刘谦取出一份名单小心念道。
刘谦这名单包含了,汴京接近五分之一的考生和官员子弟。
嘉佑帝脸色难看地从刘谦手中接过名单。
接着看向缩到后面的刘谨问道:“兖王呢?”
刘谨从袖袋里取出一个未开封的密盒躬身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