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中华书店(2 / 3)

,有人发现了教材的价格,有气无力地说:“这书价格倒是实惠,童试阶段语文、数学、科学三本教材才300文,乡试阶段八本教材合计800文,会试教材也才一银元。”

众人听了,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价格便宜也难消他们心头对新教材的抵触。

又有人翻开教材首页,看到弘历御笔亲书的序言,有人小声嘟囔:“皇上旨意咱不敢违抗,可这新教材内容,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学这些西洋知识,背离了咱们读书人的正道,往后科举可怎么办哟。”众人心里满是纠结与无奈,既不敢违抗皇命,又实在对新教材的内容难以认同。

学子们虽满心抱怨,但想着科举改革已成定局,无奈之下还是咬着牙掏钱购买。

短短几个时辰,书架上的新教材便被抢购一空,不少没买到的学子满脸失落,拉着店员的手,语气里带着不甘和无奈,恳请补货后第一时间通知。

随着科举新教材正式发售,民间的讨论如沸汤般热烈起来,街头巷尾、茶馆酒肆,到处都能听到人们对新教材的议论。

茶馆里,一群读书人围坐在一起,面色凝重,老学究张夫子重重地放下茶杯,哼声道:“这新教材,引入西洋那些奇技淫巧的东西,简直是坏了我朝读书人的风气!

咱们祖祖辈辈读四书五经,通过科举入仕,靠的是圣人教诲,如今却要学什么数学、物理,成何体统!”

旁边的年轻书生李秀才连连点头,激动地说:“张夫子所言极是!我一心苦读多年,就盼着在科举上崭露头角,现在却要重新学这些莫名其妙的知识,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这科举改革,不是把我们往绝路上逼吗?”

集市上,一位卖文具的老板也在和顾客抱怨:“您瞧瞧,这新教材一出来,好多学子都不知道该买什么文具了。

以前就用毛笔、宣纸写八股文,现在可好,听说学数学还要什么直尺、圆规,我这小本生意,都不知道该怎么进货咯!”

顾客无奈地叹口气:“谁说不是呢,我家那孩子,拿到新教材后,天天愁眉苦脸,说那些新科目根本看不懂,这可如何是好。”

京城某个书香世家的书房里,家主赵员外正对着新教材唉声叹气。

“儿啊,如今科举改革,真不知是福是祸,你可要好好想想,该怎么应对。”

赵员外儿子紧锁眉头,一脸茫然:“父亲,孩儿也没了主意。这些新学知识如此陌生,科举考试的要求又变了,孩儿实在担心无法延续家族的荣耀。”

一番权衡后,赵员外还是决定顺应潮流,没过多久,一位金发碧眼、身着长袍的西洋传教士踏入了赵家大门。

传教士操着生硬的汉语,与赵员外交流着教学计划,赵公子在一旁,好奇又紧张地打量着这位“洋先生”。

此后,赵府书房中时常传出对数理知识的探讨,赵公子在洋先生的指导下,艰难地啃着新学知识,试图在这场科举变革中找到出路。

那些家境贫寒的学子,看着富家子弟纷纷请来洋先生辅导新学知识,满心都是羡慕与无奈,自己连购买文具的钱都捉襟见肘,更别提请人教了。

一些激进的读书人甚至联名上书,恳请朝廷收回成命,恢复旧有的科举考试内容。

他们在京城的衙门前跪地请愿,高呼

最新小说: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万兽之国(H) 三国:开局岳飞重生成马谡 歌影山河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凡女修仙:我在修仙界刷熟练度 快穿一章虐渣,纯爽 冷书生(一受多攻) 王朝的腐朽 乖,再让我亲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