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工程!"
周明远猛地抬头,眼中迸出精光:"皇上圣算!若以商户人脉银钱,不出二十载,必成南北通衢!"
"工部三日内拿出具体章程!无论工部还是民间修路,水泥路基厚度不得少于七寸,水泥沙石配比精确到两。
每十里立碑,刻监工、匠首姓名。"
弘历指尖划过地图上蜿蜒的黄河。
"朕会派特勤局暗桩扮作行商,但凡发现偷工减料——"话音陡然森冷,"不论官商,抄家灭籍!”
周明远伏地叩首,额头几乎贴住冰凉地砖:"臣遵旨!"
苏琦忽然上前半步,象牙笏板叩地有声:"皇上,同时开工需银甚巨,国库恐难..."
弘历抬手打断:"除九边军道与漕运干线外,其余官道一概外放!
民间商贾承揽路段,许其一定年限运营权,至于设卡收费细则由户部拟定,不得因之阻碍民间商贸发展。"
弘历冷笑道:"商贾无利不起早,新路运营之权,足够他们赚得盆满钵满,自会有人抢着承揽工程,将官道修得平平整整。”
苏琦旋即重重叩首:"皇上深谋远虑!臣等殚精竭虑,不及陛下分毫!"
弘历负手踱至雕花窗前,指尖划过琉璃窗棂上凝结的霜花。
"再者,"弘历忽然开口,"如今内务府与国库所积银钱数以亿计,若只锁在库房,无异于死水一潭,银钱唯有流转起来,方能产生价值。"
苏琦心头剧震,壮着胆子出列:"臣斗胆建言,可扩大中华银行股本,降低企业信贷利率,如此或能..."
"中华银行已吸纳民间百姓储银数亿银元,足以应对民间商贸信贷需要。
当务之急,是修路。"弘历目光扫过群臣,突然展眉而笑,"俗话说的好,要致富先修路!路不通,商难兴!
朕决意再开设一家银行,专司国内道路建设。"
苏琦望着弘历运筹帷幄的身影,喉间泛起滚烫的敬意,这等将银钱、道路与国运融会贯通的奇思,当真前无古人!
弘历顿了顿,朗声道:"苏爱卿,着户部牵头,仿中华银行之例,筹建'中华交通银行',专司国内道路建设贷款,为民间承揽商户输血。
中华建设银行面向交通道路工程,所需银钱巨大,着内务府出银四千万,户部再筹四千万,余下两千万,开放民间认购。"
"臣遵旨!即刻着户部拟定章程,确保银钱募集与银行筹建万无一失!”苏琦跪地领旨。
弘历指尖摩挲着御案上的螭龙纹,忽然抬眼望向阶下的礼部尚书杨名时:"科举纳入天文地理数理化等新科之后,民间向学之风日盛,可《几何原本》《天工开物》乃至《永乐大典》这般瑰宝,却束之高阁、无人得见。
此前为科举编制的新教材,也不过是从这些着作中摘取零星片段,犹如捧着金山却只取一粟,岂不是暴殄天物?"
杨名时眼眶通红,急步上前:"皇上圣明!寒门子弟为求半卷典籍,徒步百里、辗转数月者比比皆是,如今各省书院求书奏折,字字泣血!”
“朕计划在九州大地遍立公共图书馆,供天下学子免费阅览!馆内每日提供两餐饭食,虽不设住宿,却要让寒门子弟也能心无旁骛地饱读中华文化瑰宝!"
“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