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彻底并入了大清版图。
想到此处,尚志伟额头渗出冷汗——尚王千叮万嘱要借大清之力惩戒萨摩藩,,可没说要引清军进驻,这不是重蹈安南覆辙吗?
尚志伟喉结滚动,强压下心头惊涛:\"陛下隆恩浩荡,只是事关藩属防务...臣需即刻修书禀明尚王,再...\"
\"放肆!\"兵部尚书傅鼐猛然跨出朝班,玉带撞得环佩作响。
\"小小琉球,竟将天家诏令视如儿戏?推三阻四,是要效仿安南逆臣,以下犯上吗?\"
话音未落,数位武将已按剑出列,怒喝声此起彼伏:\"天兵入驻乃圣上恩典,岂容讨价还价!\"、\"抗旨不遵,当以谋反之罪论处!\"
资深御史吴尊义扶了扶乌纱,躬身朗声道:\"皇上仁德昭昭,琉球或有顾虑,不如...\"话未说完便被武将们的嗤笑打断。
尚志伟跪在在丹墀之下,听着满朝文武或怒斥或争执的声浪在金銮殿中回荡,后颈冷汗浸透了官服。
弘历抬手示意群臣噤声,缓步走下御阶,目光柔和地望着尚志伟发白的脸色。
\"快起来,莫要跪着伤了膝盖。\"弘历亲手扶起琉球使臣,语气里满是关切。
\"前些日收到密报,倭国萨摩藩已圈占半座岛屿扩建船厂,征募了数万精壮日夜赶工,分明是为了攻占琉球在积蓄力量。\"
弘历袍角扫过青砖,温热的手掌轻轻拍着尚志伟肩头。
\"朕知道你为难,可琉球孤悬海外,单凭几艘旧船如何抵挡?\"
弘历长叹一声,望向殿外飘扬的龙旗。
\"当年朕还是皇子时,就听老辈人讲,琉球渔民常给大清船队送淡水,这份情谊朕记着呢。
此番驻军,既是护着运天港,更是要护着你们世世代代的安稳日子。\"
不等尚志伟回话,弘历已含笑吩咐内侍:\"去库房取两匣高丽参来,给尚大人路上补补身子。\"
弘历转身时龙袍金纹一闪,语气却依旧和煦:\"尚使返程路途遥远,海上盗匪猖獗。
朕命大清水师全程护送,一来保你周全,二来贡品也可交由他们押运,省却诸多颠簸之苦。”
尚志伟望着弘历眼中不容拒绝的暖意,喉头发紧,终究只能俯身叩拜:\"谢陛下隆恩...\"
朝会散后,鎏金蟠龙烛台上的香篆燃至尾声。
弘历挥退宫人,独留傅鼐、周明远二人:\"朕最记挂那新式战船,如今进度如何?”
傅鼐即刻抱拳:\"回皇上,大连、上海、福州三厂各成五艘巨舰,每艘满载六十六门重型火炮,炮管皆以精铁渗铜打造。
试炮时射程远达三里,倭船望尘莫及。”
弘历指尖叩击着龙椅扶手,眸光沉沉:\"十五艘虽不算多,但每舰火炮数量五倍甚至六倍于倭国战船,射程更胜近两里,威力足以震慑。\"
弘历忽地抬眼,寒芒掠过丹墀:\"即刻将十五艘新舰编入东海水师,驻防运天港。
倭国萨摩藩狼子野心,若敢寻衅——\"弘历顿了顿,声如寒冰坠地,\"无需请旨,见船即毁,遇敌必杀,一个不留!\"
傅鼐重重叩首,额角抵地,声音斩钉截铁。
“臣必督责东海水师,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