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徐寿的话,点头道。
“倒是实打实的用处。军中将士练操作战,磕碰肿痛是常事。
民间百姓头疼脑热、牙疼腰酸的,也少不得这能镇痛的东西。
你们能把这不起眼的柳树皮,提成这般干净的药,是桩实在功绩。”
陈司城道:“臣等不敢自夸。只是眼下产量还少,一日也就提个两三斤,陶瓮发酵、铜盘晾晒都慢。
再者这晶体虽比原先的树汁干净,喝着还是带点苦,若是能做成丸剂,或许百姓更易接受。
至于青霉素、胰岛素、青蒿素这类药物,目前已寻得原料,正尝试进行提取。
只是《药物辑要》里记载的金鸡纳树,到现在还没找到。”
弘历指尖捻着那细白的晶体,沉吟片刻后开口。
“醋柳酸的提取工艺先弄清楚。朕让工部给你们送些厚实的陶瓮,再打几个大些的铜盘,让他们琢磨着能不能做个带夹层的,底下通凉水,好让汁干得快些。
至于口感,看能不能掺点甘草粉之类的,调得顺口些。
还有金鸡纳树,你们也不必太过急着寻。《药物辑要》里提过它生在大洋彼岸,想来不是本土能轻易找着的。”
弘历抬眼看向陈司成与徐寿,语气缓了缓。
“这事朕记着了。待会儿朕便让人去知会外贸司,让他们多跟往来的西洋商人打听。
那些西洋人常年在海上跑,通着几大洲的商路,海贸做了数百年,见识的风物多,说不定就有人见过这金鸡纳树,或是知道它长在哪个国度。”
陈司成与徐寿闻听此言,忙一同躬身长揖,恭声道:“臣等叩谢皇上圣恩!”
弘历微微颔首,将指尖的晶体轻轻放回木盒。
“醋柳酸的事你们盯紧些,金鸡纳树这边有了消息,朕会立刻让你们知晓。
药物研发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稳住心神,慢慢往前挪,便是正理。”
陈司成与徐寿齐声应道:“臣等记下了,定不负皇上嘱托!”
弘历看向二人,眼中带了赞许。
“你们领着头把这醋柳酸做出来,解了多少人的痛痒,功不可没。
参研人员每人赏百两银子,让他们也沾沾这份光。
你们二人,除了这团队赏银,朕再各赏白银千两、锦缎十匹。”
陈司成与徐寿对视一眼,眼中皆是难掩的激动与感激,连忙再次躬身叩拜,声音里带着几分颤意。
“臣等叩谢皇上隆恩!”
弘历抬手示意他们起身:“去吧,赏银三日内会由内务府送到,莫要因封赏耽搁了工艺改良。”
“臣等遵旨!”二人再躬身,捧着木盒轻步退去。
几乎同一时间,倭国长崎港。
码头上密密麻麻立着清国商船的桅杆,“大清商船”的旗号在风里猎猎作响,搬运工们扛着丝绸、瓷器穿梭,偶尔还有清国派驻的官员往来调解,维持着秩序。
远处海平面上,一根熟悉的桅杆终于刺破晨雾,缓缓出现在长崎外海。
正是历经数月跨洋航行的“探索号”,船身斑驳,帆布上还沾着太平洋海域的海盐结晶,甲板上堆放着用粗布遮盖的美洲海獭皮与金铜矿石,与港内规整的清国商船截然不同。
了望手看清港口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