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年财政收支(2 / 3)

支300万……去年财政总支出,共计2.92亿银元!

“去年国库结余2.63亿,本年收支相抵差额5500万,现国库储银2.08亿银元!”

苏琦合上账册,躬身笑道:“虽有超支,却多耗在民生工程上。

既为百姓添了收入,又能促人口滋长、工商业兴旺,实乃百利而无一害!”

苏琦话音方落,殿内赞叹声起,内阁首辅张廷玉捋着花白胡须,眼中满是欣慰。

“皇上,苏尚书所奏,真真见得我朝九年新政之效!田赋增因百姓足,商税涨因百业兴,关税丰因通商盛,此乃民富国强之兆啊!”

礼部尚书顾廷仪旋即出列,躬身向御座方向拱手。

“皇上明鉴!推行新政以来,皇上力倡工商,颁令宽商恤工,如今民间从商者日众,街巷间商铺鳞次栉比,江南织坊、沿海船行皆较以往多了三倍不止。

商货流通便了,百姓生计门路也宽了,此乃新政惠及民生之明证!”

顾廷仪话音刚落,殿中便起了异议。

监察御史赵启铭跨步出班,面色沉凝。

“皇上不可听此片面之词!民间从商之风这般盛行,百姓皆逐利而去,谁还肯守着薄田耕作?

农为本,商为末,本末倒置,岂不动摇国本?

况商贾囤积居奇,与民争利,长此以往,恐生民怨!”

“赵御史所言极是!”资深御史吴尊义紧随其后,语气添了几分急切。

“自古以来,‘重农抑商’乃治国正道!《管子》有云‘仓廪实而知礼节’,无农则无食,无食则国乱。

如今人人皆想弃农经商,若田亩荒芜,他日粮荒四起,纵有万千商货,又能济得什么事?”

殿内瞬间静了几分,连原本面带笑意的内阁首辅张廷玉,也微微蹙起了眉。

“一派胡言!”苏琦猛地抬声,打破了沉滞。

苏琦手持账册上前一步,目光扫过赵、吴二人,语气掷地有声。

“二位御史张口‘自古以来’,闭口‘动摇国本’,怎不睁眼看看如今的实情?

民间从商者虽多,可全国粮价不仅未涨,反而逐年下降,江浙米价每斤不过十文,比十年前低了三成以上!”

苏琦扬了扬手中账册,声音更添笃定。

“自开海通商以来,南洋稻米、麦谷竟如活水般涌入!单说去年,广州、福州两港的洋米进口便达百万吨之巨。

此等数量,足可让千万生民免于饥馑,粮源既已充盈至此,粮价自能稳如磐石,何来‘无人种田’‘他日粮荒’的杞人之忧?”

赵启铭脸色涨红,急声反驳:“苏尚书只看眼前!洋米岂能作长久之靠?

若他日海疆有事,商路一断,粮食从何而来?

再说商贾逐利,今日种粮无利可图才弃农,若真到粮荒时,他们囤积抬价,百姓岂不更无生路?”

苏琦闻言,正要再执账册上前,驳那“海疆有事”的顾虑,可他刚抬步,御座上便传来一声平缓却带着不容置喙的语调。

“苏爱卿稍安。”

苏琦一怔,抬眼望去,只见弘历抬手虚按,目光扫过殿中诸人,语气平和却字字清晰。

“诸卿所言,皆有道理。”

这话一出,不仅苏琦收

最新小说: 混在民国当警长,军阀列强都怕我 龙族:理综挂科后我被迫屠龙了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钢铁先驱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快穿一章虐渣,纯爽 王朝的腐朽 乖,再让我亲一口 万兽之国(H) 凡女修仙:我在修仙界刷熟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