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六年四月廿七,1626年5月22日,小满。
松花江的晨风吹散了最后一丝凉意,水面泛着暖金色的光。
永明镇主力船队顺着江流缓缓驶入伯都讷水域。
薄珏号蒸汽明轮炮艇打头,轮桨搅起的水花溅在岸边;
5艘蒸汽拖船牵引着15艘四百料漕船紧随其后。
“袁大人!颜总督!”
岸边传来熟悉的呼喊,徐光启、李国助、薄珏、徐正明带着几名工兵快步迎上来,他们的军服上沾着泥土,却难掩笑意。
袁可立踩着跳板上岸,目光扫过工地,只见北岸滩地上已换了模样:
外围挖了丈深的壕沟,沟底铺着碎石;
五座角堡的地基用石灰线画得规整,木桩钉入黑土,地基上堆着半人高的胸墙土坯,夯实得严丝合缝;
远处的空地上,轻型木堡预制件按编号堆着,墙板模块、胸墙板整齐排列,连金属螺栓都分装在木箱里,一目了然。
“土方作业都完了?”
袁可立走上前,伸手摸了摸棱堡平台的胸墙土坯,硬实得像石块。
徐光启点头笑道:
“托丰水期的福,十几天赶得紧,壕沟挖了2里长、一丈六尺宽,1丈深。”
“挖出的土方直接用于堆筑堡内平台的胸墙土坯核心和堡外的斜堤。”
“地下仓库和半地下营房的地基,以及水井也挖好了。”
说话间,徐正明已让人掀开漕船上的油布,露出重型墙板预制件:
“终于把重型预制件盼来了,今天就可以在土坯核心墙的底部,铺设预制原木地基板了。”
薄珏也递过一张施工进度表:
“按计划,主体结构25天能完,剩下的装火炮、建营房,50天工期稳得住。”
“袁大人!”
袁可立刚点头,周大旺突然快步赶来,
“属下按您的吩咐,侦查了黄龙府和吉林乌拉!”
“黄龙府的建奴守军全撤了!吉林乌拉还是去年咱们轰炸后的模样,没见建奴重建。”
“不过两地周边最近常有建奴游骑出没,像是在盯咱们的动静。”
袁可立沉吟片刻,对众人道:“走,去指挥所,咱们议议怎么拿下这两个地方。”
临时指挥所里,帆布帐篷搭得宽敞,墙上挂着松嫩平原的舆图。
袁可立站在舆图旁,手指划过黄龙府和吉林乌拉两地的标记:
“现在伯都讷的棱堡施工顺利,黄龙府、吉林乌拉又无重兵驻守,是时候考虑占领两地了。你们都说说,该怎么干?”
“依我之见,不如等伯都讷棱堡建成再出兵。”
徐光启最先开口,语气不紧不慢,
“现在棱堡只剩五十天工期,到时候第二三两支船队就该到了,多出来的6000步兵正好去攻打两地。”
“眼下只有3000人,一半还是工程兵,分兵去占城,怕两边都顾不上。”
“玄扈先生说得对!”
杨天生立刻附和,
“等伯都讷的棱堡竣工时,后续船队不仅能运来充足的兵力,还能运来充足的物资。”
“到时候再一举拿下黄龙府和吉林乌拉,首尾都能呼应,不至于手忙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