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天要去医院看望那个总对我笑的清洁阿姨,她儿子去年车祸去世了……我一直没敢开口安慰她。”
一个月后,全球自杀热线接通率上升300%。心理援助组织收到大量匿名捐款,附言统一写着:“因为有人曾为我点过灯。”
又是一年春。
“念安堂”门前的积雪早已融化,青石板上长出嫩草。那块木牌被重新漆过,字迹更清晰。屋内,一群年轻人正在整理旧稿,准备将《守望实录》翻译成五十种语言,送往战乱地区、贫民窟、难民营。
其中一名青年翻到一本未出版的手记,标题是《最后的摇椅》。他好奇地读下去,发现这是老人临终前三个月写的日记:
>“我知道我快走了。
>可我不怕。
>因为我知道,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听,这个故事就不会结束。
>龙刀不会消失,因为它从未依赖一人之力。
>它靠的是千万次微小的选择??
>一次搀扶,一句安慰,一场倾听,一封未寄出的信。
>这些事太小,小到连当事人都忘了。
>可它们像种子,埋在时间里,终有一日破土而出。
>所以,请继续讲下去。
>不必宏大,不必完美。
>只需真实。
>只需记得。”
青年读完,久久不能言语。他抬头看向窗外,阳光洒在青石板上,映出一片金黄。一只麻雀落在屋檐,叽喳两声,飞向远方。
他合上手记,轻声说:“我来接班了。”
与此同时,极北神殿。
水晶柱静静矗立,光芒不再耀眼,却恒久不灭。壁画上的八道身影安然并肩,秦羽站在最左侧,神情宁和。晓心者立于中央,目光穿越风雪,望向人间。
忽然,第九道光影悄然浮现。
那是一位年轻的母亲,怀抱着生病的孩子,在医院走廊彻夜守候。她的眼角有泪,却始终轻声哼着歌。她的身影虽淡,却坚定地嵌入壁画之中。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