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过去帮忙。
这几辆马车上拉的都是桐油果,看样子应该是给小李庄桐油坊供货的。
那货主满脸愁容,蹲在翻倒的马车旁唉声叹气,见得突然冲过来一大群护卫,顿时吓得一激灵。
以为是来抢东西的,连忙呼喊哀求:
“好汉们,小的拉的是不值钱的桐果…”
姜远拱了拱手:“这位掌柜勿慌,咱们是来帮你的!”
姜远一挥手,二十来个老兵护卫跳下水沟,将车上的货物搬下来堆放在路旁,而后又齐心协力的将板车抬上来。
费了个把时辰,终于将这几车货又给重新装好。
那货主想是第一次来小李庄,见得这群穿着护卫衣衫的汉子,不但不抢不讹,还真将货物给他整好了,不由得感激连连。
“哎呀,各位壮士,幸好有你们啊!不然,我的麻烦大了,来,一点小意思,请兄弟们喝个酒。”
那货主也是个通透之人,拿了一两银子,往姜远手里塞。
姜远摆摆手:“举手之劳罢了,何须相谢。
你拉的这些桐果,也值不了多少钱,给了我们,你就亏了。”
那货主见得姜远一身锦袍,坐的马车也不差,便知是富贵之人,也知他们帮自己不是图钱,不由得感慨着拱手:
“还是丰邑县与燕安民风好啊,小的谢过公子,谢过诸位壮士。”
姜远笑道:“老板从哪来?听你这意思,其他地方民风不好?”
那货主答道:“小的从龙田镇桐树山而来!唉,也不是说其他地方民风不好,只是有些地方实是难言。”
姜远见得这货主脸上闪了怒意,想是来的路上吃了些苦头,便问道:
“如何难言,你且说来听听。”
那货主苦笑一声:“我们龙田镇桐山村特产桐果,往年桐果下来后,我们就近卖给榨油作坊。
今年桐果大丰收,龙田镇的油坊根本吃不下,便死命压价。
我呢,四处打听,听得燕安这也收桐果,价钱还高,就想拉几车来。”
这货主不说还好,一开口就要从头说到尾。
利哥儿插话道:“老板,要不你从盘古开天地说起?”
那货主闻言,讪笑道:“您看,我这人啰嗦习惯了,不好意思哈。”
姜远笑道:“没事,你继续说。”
那货主又叹了口气:
“今年不是发大水么,将许多路给冲垮了,其中最严重的一段在济洲县柳源河这么一个地方,哎,公子,柳源河您知道吧,那里特产…”
这回连姜远也无语了,这货主说着说着就偏了。
那货主见姜远不吭气,也知自己说岔了,又讪笑一声,接着说道:
“因路被冲垮,很多客商经过柳源河时,车马难行,翻车倒货时而有之。
柳源河的村民,民风…彪悍,起初有偿帮过路客商拾个货,抬个车什么的。
您说,他们帮个忙,收点钱也没什么,都是应该的,人家客商也愿意给。
但后来,就有些人起了歪心思,见得过路的客商翻了马车,货物洒了,掉落的货物就被他们强占了,您说这不是抢么?”
姜远还没出声,利哥儿却是怒了:
“还有这种事,这不是趁火打劫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