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都屡试不爽!
吕尧留学未来的时候,也是吃过见过的,身家小到百万,上到十几亿的都容易在这个玩法里被套路,光是吕尧亲自接触过的这些人,就四个。
荣念晴这次玩的套路也是这样。
经过这么一次晚会后,合作原本可能对接起来还有点困难的“合作方”估计往后会直接给“华盛控股”的相关事宜开绿灯。
他们会想——
“人家荣总那边牛逼到天上去了,跟咱们合作那纯粹是给咱们脸,是咱们捞着了天大的机会,款项兑付晚点咋了?要求高点咋了?我要是不干那有的是人干!”
而荣念晴之所以这么搞自然也是很有必要的。
荣念晴这边确实不缺钱,但在集团业务不断扩张的过程里,荣念晴这边也采用了“承兑汇票”的结算方式,周期拉的不长不短,通常在45到70天,就能进行承兑。
这在当下算是比较主流而且合理的做法。
不同的地方就在于,荣念晴这边的承兑数额巨大,而且也一直在秉持高要求高水准高效率的方式跟合作方进行合作,所以合作方跟华盛控股合作的压力是比较大的。
现在毕竟不是十年后。
内卷十年后,国内的很多行业的利润都被压到了极限,很多公司接单甚至不求赚钱,只求不亏本,到后来更是有些公司开始求着不亏太多,打算靠自己的资金储备熬过这个阶段。
在那个时候,别说你要求高了,只要你的承兑汇票周期能短点,很多工厂都是愿意的。
但在2016和2017年这新旧交替之际,国内各行各业都开始涌入大量的热钱,一切都开始朝着热火朝天的方向发展飞跃,在这个过程里,很多源头厂商压根不愁订单,都是挑着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