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雄张海东丶威服外夷,夫馀国王尉仇台更是主动成为辽东的附属,而公孙度也因为夫馀在当时强盛的高句丽和鲜卑之间,将自己的宗族之女(《隋书》记载为公孙度之女[6])嫁给了仇台。
据《後汉书》记载,高句丽"其人性凶急,有气力,习战斗,好寇钞",公孙度曾担任玄菟郡佐吏熟知高句丽虚实,公孙度在取得辽东郡后东伐高句丽,是役之後,高句丽听从辽东调遣。[7]
在公孙度扩张海东期间,高句丽王伯固畏惧公孙度的威名,在公孙度讨伐富山贼时亦派遣大加(大加为高句丽官名)优居丶主簿然人等相助。[8]
之後公孙度更是东征高句骊,西征乌丸,威震海外。[9]当时中原大乱,中原人士多避难於辽东,其中亦有管宁丶邴原丶王烈丶太史慈等知名人物。
孙度威行海外,中原人士避乱䭾多归,北海管宁丶邴原丶王烈都去辽东依靠他,在他治下“辽东强不凌弱,众不暴寡,商贾之人市不二价。”[11]
初平元年(190年),公孙度得知中原一带正处於动乱之中,便对他亲信部下柳毅丶阳仪说:“汉皇室将要覆灭,我到了与各位商量图谋王位的时候了。”[12]当时襄平县延里祀社神的地方长了一块大石头,长一丈多,下面有三块小石头做它的足。有人对公孙度说:“这块石头的形状与汉宣帝的冠石相似,它所在的延里,又与你父亲的名字相同。社是祀土地神的地方,表明您应该拥有天下的土地,而有三公作为辅佐。”公孙度更加高兴。原河内太守李敏,在郡中知名度很高,公孙度想要强行徵辟他[13],但他又不喜欢公孙度的所作所为,又惟恐公孙度加害自己,於是带领全家迁居到了一处海岛。公孙度得知后,大为恼怒,掘开李敏父亲的坟墓,打开棺材焚烧尸体,又诛灭了李氏宗族。
公孙度
公孙度分辽东郡为辽西和中辽两郡,分设太守之职,渡海收取东莱各县,设营州刺史;自封为辽东侯丶平州牧,追封其父公孙延为建义侯。为汉朝的两位祖先立庙宇,按照古制在襄平城南设坛,在郊外祭祀天地,亲耕藉田,治理军队,出行时坐着皇帝才能坐的銮驾,帽子上悬垂着九条玉串,以头戴旄帽的骑兵为羽林军。曹操徵召公孙度做武威将军,封永宁乡侯,公孙度说:“我在辽东称王,要永宁干什麽啊!”将印绶藏於武器库中。[14]
汉末天下大乱,名士管宁听说辽东太守公孙度在海外推行政令,就与邴原及平原人王烈等到辽东。公孙度空出馆舍等候他们。管宁拜见公孙度,只谈儒家经典而不语世事,之後,管宁随即就居住在山谷中。[16]
名士邴原避居辽东,与同郡的刘政都具有勇略雄气。公孙度忌惮刘政,於是收捕刘政家人,刘政逃跑。公孙度发布公告给各县说:“敢藏匿刘政的与刘政同罪。”刘政走投无路,投靠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