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事定下也有些日子了,礼部那边还没有定下日子吗?”
沈攸宁摇头,“尚且没有,是我的意思。”
淑妃诧异:“怎么,你不想这么快嫁入皇宫吗?入了宫,有本宫和皇后在,自不会让人欺了你去。”
“并非担忧这些。”
沈攸宁想了想,“娘娘也知道近日张启夫妇的案子吧?”
“有所耳闻,但与你有什么干系?”
淑妃不解,“还是此事与太子有什么干系吗?”
沈攸宁没有说话,但脸上的意思再明显不过。
淑妃心下便也了然,此事说不定真的与太子殿下扯上了关联,但攸宁也不是那种会以利益为上的人,或许是她在宫外更利于他们。
所以,攸宁今日来,或许正是为了此事,自己能在这件事上帮她吗?
淑妃不明白,她问道:“可是有我能帮得上的地方?”
沈攸宁知道淑妃是聪明人,不用她明说,淑妃也会知道自己的来意。
“娘娘,有一桩陈年旧事,我想问问清楚。”
“你说。”
淑妃点头。
沈攸宁却没有立即开口问她,而是转眸看了一眼候在一旁的宫女们。
淑妃了然,开口吩咐,“都退下吧,本宫要和安宁郡主说些体己话。”
宫女们依言都退了出去,偌大的宫殿只剩下她们二人。
沈攸宁这才开口:“当年安王的母亲贤妃娘娘母族通敌叛国一案,娘娘可知道其中内情?”
淑妃脸色微变,“你怎么问起这件事了?”
“看来,娘娘是知道的。”
沈攸宁笃定。
淑妃庆幸让宫女们都退了下去,她看着沈攸宁,“这件事,你来问本宫不如去问你的祖母,她比本宫更加清楚。”
“祖母远在江南,书信来往所耗时间太久,所以我才会来求见淑妃娘娘。”
沈攸宁道。
淑妃坐在一边回想着当年的事,长叹了一口气,“那个案子落定之后,皇上下了命令,不许任何人再议论此案。”
那时,新君登基不久,边关战事再起,但朝堂之中有诸多声音,让原本与锦祈交手多次的金月大长公主留守京都。
而前去平定边境的是当年贤妃娘娘的母族,但那一战却屡战屡败,即便赫连将军及苑将军前往后已然无法扭转乾坤。
最后还是金月大长公主把勾连外族的贤妃母族挖了出来,朝堂反抗她的声音才弱了下去。
当时这个案子牵扯了不少官员,皇上在金月大长公主的协助下以雷霆手段处置了贤妃及其母族一党,除此之外,当时被处置的人之中,还有潜入皇宫的锦祁大皇子。
她不曾亲眼见到过,但当时这个消息传的人尽皆知。
而后,金月大长公主便点兵出征,大军抵达后边境大军的指挥权就交给了她,她连斩三名将领,而后以长月军为主的大军便一改之前的颓势。
有金月大长公主领军,边境形势逆转,以长月军为主、赫连军及苑家军组成的燕朔大军势如破竹,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把连占四座城池的锦祁大军赶了出去。
但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大军没有继续往锦祁攻去,金月大长公主在安排好边境驻军后,就带着长月军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