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停下,反而将一份格外厚重的、封面标注着【高等法院庭审记录-编号:hcal2o324578】的硬壳文件夹从文件堆里费力地抽了出来。
文件夹的边缘磨损严重,显然被反复翻阅过。
“两位前辈,请……请先别骂我。”
深蓝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某种强烈的现所带来的激动。
他深吸一口气,将那份厚重的庭审记录“砰”
地一声放在骇爪和露娜面前的战术桌空处,溅起几点细微的灰尘。
“请你们……务必仔细看看这个案子!
五年前,2o32年!
重案组代号‘灰狗’小组的五名警员!
他们犯的事,和最后的结局……太不对劲了!”
露娜和骇爪交换了一个眼神。
露娜率先伸手,翻开了那份沉重的庭审记录。
泛黄的纸张出特有的陈旧气味,印刷体的铅字冰冷地记录着五年前的罪与罚。
记录显示,2o32年,“灰狗”
小组在一次针对某大型走私团伙的突击行动中,被内部调查科盯上。
指控极其严重:
非法使用致命武力(导致三名嫌疑人死亡)、伪造现场证据、私吞缴获的巨额赃款(价值过八千万港币的未切割钻石和现金)。
铁证如山,包括行动记录仪被篡改的片段、法医报告与现场弹道痕迹的矛盾、以及银行突然出现的不明大额存款。
这五人面临的,是足以把牢底坐穿的刑期。
然而,庭审过程却诡异地急转直下。
关键性的弹道对比原始数据和部分现场未被篡改的监控备份,在庭审前夜离奇“损坏”
,无法复原。
几名目击行动过程的关键线人,在接到神秘电话和巨额现金后,纷纷改口或直接“失踪”
,拒绝出庭作证。
高等法院的陪审团成员组成也颇为微妙,其中几人被查出与当时警队高层有间接关联,倾向于对“内部人员”
采取“怀柔”
态度。
而最重磅的逆转,来自于当时还只是警队助理处长的郑国雄。
他以“行动指挥官”
和“警队声誉维护者”
的双重身份亲自出庭作证。
记录里清晰地打印着他的证词节选:
>“……基于当时现场极端混乱、匪徒持有重火力并率先攻击的危急情况,‘灰狗’小组成员在主观上判断使用致命武力是必要的自卫与阻止严重罪行的唯一手段,其决策过程虽存在值得商榷之处,但并非出于恶意或贪念……”
>“……关于赃款问题,行动记录显示现场缴获物品登记存在严重疏漏,不排除被后续进入现场的无关人员浑水摸鱼的可能。
将责任完全归咎于冒着生命危险执行任务的警员,有失公允,更会寒了前线弟兄的心……”
>“……我以个人及警队的荣誉担保,这五位同僚本质是忠诚尽责的,此次事件是制度流程缺陷与极端压力下的悲剧性失误。
恳请法庭考虑其过往功绩,给予改过自新之机会……”
郑局长的证词逻辑缜密,情感充沛,充满了“体恤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