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角度看,这支装甲力量的纸面数据足以让任何对手重视。
一位身材微胖、笑容可掬的沙特装甲兵上校热情地介绍着,如数家珍般地报出每一型坦克的马力、穿甲弹威力、火炮精度数字。
他特意引导露娜去看一辆1a5,夸耀其新型数字化火控系统和更强的防御能力。
然而,露娜的关注点却不在这些华丽的数据上。
她的目光如同探照灯般扫过这些钢铁巨兽的细节。
她注意到,许多坦克的履带销钉磨损状况比预期要严重,说明日常训练行驶里程可能不低,但缺乏必要的恶劣地形磨合;
一些坦克的炮管根部有不易察觉的油污渗出,可能是密封圈老化或维护不到位;
更有甚者,她看到一辆正在启动进行调动的1a4,其燃气轮机出的声音并不那么平稳,夹杂着些许异响,而旁边的维修兵似乎并未察觉,或者习以为常。
她打断上校的滔滔不绝,问道:
“上校,你们的坦克乘员,平均完成一次从现目标到命中的射击流程,需要多少时间?在模拟对抗中,与假想敌的同类装备交换比大概是多少?”
上校的笑容僵硬了一下,旋即恢复:
“哦,我们的士兵训练非常刻苦,流程都非常标准!
时间当然符合手册要求!
交换比嘛……当然是我们占据优势!”
他的回答空洞无物,完全是外交辞令。
露娜又指向那辆出异响的坦克:
“那辆车的动机似乎有点问题,不需要检查一下吗?”
上校看了一眼,摆摆手:
“小问题,小问题!
经常这样的,不影响使用。
我们的维修团队是非常专业的!”
就在这时,那辆1a4坦克在缓慢转向时,履带突然出一声刺耳的金属摩擦尖鸣,整个车体顿了一下,停了下来。
车长舱盖打开,一名同样肤色较深的乘员探出头,朝着维修车间的方向大声喊着什么,脸上带着沮丧。
胖上校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赶紧示意副官过去处理。
露娜没有再追问。
她已经看到了她想看的。
这支装甲部队,拥有世界上最顶尖的坦克之一,但缺乏那种人车合一、精益求精、对装备状态一丝不苟的“骑士精神”
。
昂贵的武器被当成了普通的消耗品,依赖外籍乘员(至少是部分岗位)进行操作,而本土军官则满足于宏观管理和数据汇报。
真正的战斗力,恐怕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官僚体系的僵化和对表面文章的追求,侵蚀了军队应有的务实和高效。
整个下午的突击检查,让露娜的心情愈沉重。
王储的烦恼是真切的,他看到了军队的虚弱,并试图用金钱和技术来快弥补,甚至不惜重金邀请他们这支“外来的和尚”
。
但露娜看到的,是更深层次的问题:
缺乏扎根于国家和民族的职业化军队文化、僵化且看重出身的官僚晋升体系、以及过度依赖外籍雇佣兵和技术装备而忽视人员基本素质和意志锤炼的致命弱点。
这些问题,绝非简单地投入更多金钱、购买更先进的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