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县丞到底是在官场浸染多年:
“我等在县衙任职多年,自从大官人来了之后,才算是能吃上两口肉,喝上这雪花酒啊。”
“是啊是啊。”
众人自是一阵感激的话,全都扑面而来。
宋煊摆摆手听腻了,直接去了后堂。
赵祯抬起头来:“十二哥,你这钱发的可够多的。”
“哥们有钱,啊不对,是县衙有钱。”
宋煊坐在椅子上:“哪有让人光拉磨,不给吃饱饭的。”
“好家伙,这发的钱可比禁军一个月发的俸禄都要多了。”
赵祯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得亏你收买的不是禁军,要不然大娘娘都得忌惮你了。”
“忌惮我做甚?”
宋煊给自己倒杯茶水:“我又没有威胁到她的统治,除非我位列三公,学那董卓的做法,她才会忌惮。”
“哈哈哈。”
赵祯放声大笑,觉得宋煊实在是过于说笑了。
宋煊把账本给赵祯递过去。
赵祯仔细瞧了瞧,禁军去借贷,其实四家寺庙总归借出去四十九万七百八十九贯。
像王珪、狄青那样敢借一两千贯的人,始终是少数人。
几十、上百贯才是少数人。
就算有枢密使去交代,他们也害怕自己把钱给枢密院交一半,自己剩下的一半,最终还要给寺庙还回去,还得自己还高额利息。
赵祯抬起头:“十二哥,禁军的人胆子也太小了些吧?”
“上好的赚快钱的机会,摆在眼前,他们都不珍惜。”
“大家想的不一样罢了。”
宋煊对这个数字也颇为不满意。
如此轰轰烈烈,那么多人,就借了不足五十万贯。
大相国寺每年光是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