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的知县大印扔给赵祯,让他帮自己盖印。
政治伦理说的好,唯名与器不可假手于人。
宋煊手里的器和名都是赵祯给的,现在他给赵祯器玩一玩,那可太倒反天罡了。
可是赵祯嘴里说着谢谢,他极为兴奋的拿过来盖章。
这种不像是用他的传国玉玺那种什么都不能真正的参与进去,就是个盖章机器。
现在这种差事,可以让赵祯直观的感受到权力。
他这边盖完章,外面百姓就能拿着条子走,然后去领粮食。
等到赵祯把这沓子都盖完后,他才十分满足的抬起头:
“十二哥,你这个法子终于见到效果了。”
宋煊站在门口瞧着外面的人忙碌,以及一些百姓被喊到名字后,千恩万谢的,嘴角微微上扬。
“是啊。”
宋煊负手而立:“可惜,这个招数怕是短时间内在东京城用不上了,若是这些粮商的孩子继续接班,估摸也会有所教训。”
“只要修好了东京城的四条河,今后再努力修缮黄河,这招不用也挺好的。”
赵祯倒是没有那么多的感慨,他只是极为激动。
赵祯亲眼瞧着宋煊布局,一步一步的引导猎物上钩,最终看见了猎物。
至少自己也算是有点参与感的,摇旗呐喊那也是参与啊!
“不过六哥儿,也用不着担忧,兴许如今的大宋还有地方不知道官家登基为帝的事呢,所以此法在偏远地区再用一次,兴许也能奏效。”
宋煊随即又笑出声来。
就说现在许多人也都存在着严重的信息茧房。
更不用说历朝历代许多地方都消息闭塞。
许多人都能利用这个信息茧房,赚到钱财以及获取其他的利益。
赵祯对于自己登基为帝的事,还有人不知道,倒是也认同。
整个大宋看起来读书人很多,可具体地方上还是东京城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