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全都是为了大宋朝廷以及百姓考虑,乃是双赢的政策。
“那十二哥你先在这里等着我的好消息。”
赵祯不愿意在等待,他想要立即去做成这件事。
“对了,既然想要以洪水泛滥为借口,万一来真的,十二哥你可是屯粮了”
“囤了一点。”宋煊闭着眼睛道:
“我已经与米行联系过了,明日他们便会送来大量新鲜的粮,到时候咱们也吃新粮食,仓库里的陈米留着给受灾百姓吃。”
赵祯得到确切回答刚想走,又止住脚步:“十二哥,我不明白。”
“我知道你不明白,但是只有这样,那米粥才会大部分进入真正灾民的嘴里,而不是其余也来占便宜的人嘴里的。”
宋煊挥挥手:“自古以来赈灾便是一门大学问,官家也可以细细思索一下这样做的缘由。”
“好。”
赵祯也不多打扰宋煊了,带着张茂则离开县衙,坐上驴车后,急匆匆的返回玉清宫,准备进宫与大娘娘掰头。
县衙外。
任福见官家上了马车,慢悠悠的走了,并没有选择立即跟上。
而是瞥了隔壁桌的啸风等人一眼,把茶杯里的茶喝完了,结了账,这才起身慢悠悠的喊着去巡逻。
任福不想被其余人知道自己在意的事。
啸风见禁军离开,没什么感触,可是他身边的两个小弟却是齐齐松了口气。
面对禁军,他们还是相当有压力的。
县衙内。
直到所有人离开,此时房间内只有陶宏了,他端起凉茶喝了一口:
“少爷,那樊楼的钱掌柜咱们见过,他发福了。”
宋煊睁开眼睛:“还是他吗”
“我确信是他。”
“那还挺有本事的,这么多年樊楼都没有把他给换喽。”
宋煊慢悠悠的扇着扇子:
“不过他背后的主子故意搞事,说不准事情搞砸了,就要换了他了。”
陶宏点点头。
他只是有些担忧那掌柜的会认出自己来。
毕竟在樊楼当掌柜的可不轻松,必须要记住许多大官客人的脸和名字对的上,还要记住人家的喜好。
总之,东京城的服务人员可是内卷的十分厉害。
“不过也无所谓了,这种人只要不死,在其余正店那也是能混得开的。”
宋煊重新坐起来:“你说跟寺庙收税渡过难关这件事,官家能不能说服大娘娘”
陶宏先是摇头,随即又点头:
“我觉得困难,她可不怎么喜欢当今的官家,生怕他提出来有效的建议。”
“我倒是觉得有戏。”
“为何”
“因为刘娥她是喜欢礼佛的。”
宋煊慢悠悠的扇着扇子:
“若是以皇帝的名义下令,想必那些僧道对于皇帝的观感就有极大的怨言了。”
“这种风评无伤大雅,但是可以给刘娥继续执政新增了一条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