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宋煊也不多劝,至少在自己这个小天地里,赵祯还是能够释放自己一直想要执政的情绪的。
如此正反馈,赵祯如何能不乐意呢
总比回到皇宫什么事都处理不了,心情就会强上许多。
赵祯拿着宋煊写的遇到洪水如何自救以及县衙要做什么的册子,细细看了起来。
他对比着账本,发现宋煊已经提前购买了陈米新米囤积,说是要给大娘娘过寿以及过元旦时,给县衙发放的福利。
可是一旦遇到灾情,他如何不会把这些米给掏出来用
赵祯瞧着宋煊离开的方向,一时间目瞪口呆。
就算司天监观测星象的手艺不如大相国寺边上算命的准,可是翰林天文院的人,也不至于会做出与司天监一样的预测来啊!
这两家是太宗皇帝相互制衡的,绝对不可能“同流合污”!
“同流合污”
赵祯脑子里突然冒出这么一个想法。
“万一呢!”
他眉头深深的皱起,毕竟如今大宋也不是他这个皇帝说了算。
而且自己尚且“年幼”!
所以
赵祯随即抬头喊道:“杨守珍。”
杨守珍从外面进来,行礼:“臣在。”
他是父皇的老人,属于系统学过兵书,会打仗的宦官,骑射本领极强,一直都在外为官,近期才被调回来。
如今杨守珍年岁也大了,正好颐养天年,得知赵祯外出,坚持要陪在身边。
自从被宋煊说过后,赵祯也想要学打仗,跟着将领是有些不妥的。
所以一个与契丹人打过仗,又懂兵书,还善于骑射,甚至生擒过盗贼的老宦官在侧,赵祯有什么问题都能去问。
“杨园使,你差人去外面打探打探,有没有会测天象之人,如此炎热的天气,到底会不会下大雨,发洪水。”
杨守珍一听这话,倒也干脆,直接喊来自己的养子,让他去干这件事。
毕竟自己年岁大了,若是日后想着香火不断,培养“养子”是极为正常的。
许多宦官都会找养子,而且不止一个阉人,但是只有少数宦官像蓝元震那样在刘娥身边侍奉的人,养子全都是正常人。
杨守珍在外也是听说过宋煊的名声,但是他当真没想到宋状元会把所有政务都抛给官家处理,他倒是回家去享清福。
这不是纯纯欺辱官家吗
“官家,老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赵祯很少拒绝别人。
“宋状元把所有公务都甩给官家来处理,他还如此渎职,且欺辱官家,纵然名声再大,老臣也看不过眼。”
“那杨园使下次就在玉清宫待着好了,我不带你来了。”
“这。”
杨守珍眨了眨眼睛,没想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赵祯埋首在官府救助百姓的条例当中:
“我回去也没法子亲政练手,不如在十二哥这里处理政务练手。”
“若是一县之地我都能处理好,将来大宋的政务,我如何不会得心应手”
“十二哥乃是当世奇人,他不愿意戳破我的心思,反倒是在自己身上找懒惰的借口。”
“这种事,你不要往外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