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活祖宗
其实他们都想听到宋煊也能给他们进行指导这种话。
毕竟在这个读书厉害的时代,谁不愿意亲近“学霸”
尤其像宋煊这种年纪轻轻取得如此成就之人!
他们也想要在宋煊身上获取一些优秀的学习方法。
但是宋煊没说这方面的事。
宋煊抬起头问:“还有人想要报名吗”
“我。”
在沉默当中,同样是福建老乡的林袭明举手道:“宋状元,我林袭明愿意报名。”
“好。”
宋煊又在纸上写上这个名字。
他哥哥林茂先见弟弟如此做,同样举手报名。
“我报名。”
坐在最前头的一个少年人站起身来:“宋状元,我叫陈希亮,四川眉州人。”
宋煊打量了一下眼前的矮个子少年:
“你多大了”
“十三岁。”
宋煊以为他都十五岁了:
“就你自己来东京城求学的”
“我还有两个侄子隨我一同前来的。”
然后两个侄子站起来了,陈庸陈諭倒是长得颇为高大。
陈希亮家里还很富裕,但是少年成了孤儿,家里只剩下哥哥。
可是哥哥侵吞了全部家產,就把乡邻们借款的三十万钱分给了他。
然后陈希亮在老家把所有借款人都喊来,当眾烧掉三十多万的帐单,决心外出求学。
他与两个侄儿去了应天书院没考上,这才一路到了东京城。
主要是陈希亮的哥哥对待自己儿子们也十分抠搜,哥哥的名声在本乡实在是不太好。
他们愿意跟陈希亮出来闯荡。
两个侄儿长得高大瘦弱,可也未曾年满二十岁呢。
宋煊把他们的名字记下,陈希亮又脸上带笑:
“宋状元,苏洵是我侄儿。”
听到这话,宋煊打量了他一下,嘴角带笑:
“一会办完事再聊。”
苏陈二家是数代世交,別看陈希亮年纪轻轻,可是比苏洵还要年长一辈。
陈希亮的儿子正是河东狮吼典故的主人公。
同乡宋辅也是跟陈希亮一起出来寻师访友的,此时也报名参加了。
“蒲师道。”
同样是四川乡人的蒲师道也站起身来报名。
“孙忭,眉州眉山人。”
“张先,湖州乌程人。”
宋煊数了数了,十个人,差不多够用了。
其中一半多都是四川乡党,孙忭还和苏洵是同一个地方的。
甚至宋煊都不清楚,孙忭是天圣八年的探郎。
“打扰诸位读书了,请方才报名的十个人隨我出来。”
十个士子都隨著宋煊出去,教室內的眾人面面相覷,没想到宋煊就挑选这么几个人。
当然了,能在东京城求学的人,那也必须是有点家底的。
要不然真的活的困难。
最重要的是他们可不想因为灾民,耽误了自己的科举之路。
宋煊开的那点条件纵然能够果腹,但是对於他们而言,並没有太大的帮助。
科举才是第一要务,其余都要往后靠。
况且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