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我问你,你干什么行
北宋东京城的澡堂子已经高度商业化了。
浴室在宋代以前一般都是服务於贵族、僧侣或者富人的私人享受。
但是在宋代,洗浴行业已经是独立且分布广泛的竞爭市场,向广大市民服务。
贵有贵的去处,便宜也有便宜的去处,精准接待各个阶层的客人。
冬至日沐浴更是东京城的主要风俗,就算是贫者,一年之间,在这一天也会沐浴更衣,备办饮食,祭祀先祖。
“王大郎来了。”
浴室的供人主动上前打招呼。
他是属於前台,专门给客人引导作为安置寄存衣物。
尤其王曙都办了会员。
澡堂每逢初三都会推出优惠活动招揽顾客,更不用说还与茶馆合作,向顾客兜售打折的澡票。
供人瞧著王曙带著一群人来泡澡,脸上喜色更是不减。
“王大郎请这边请,这都是来泡澡的”
“嗯。”
王曙直接把自己的会员牌牌放在柜檯上:“我们七个人都掛在我的帐上。”
“好嘞,客官请来这边,一人给了一个套在手腕上的钥匙,引导他们到存放衣物的柜子旁。”
供人亲自去给他们去拿木屐,顺便开始介绍要不要揩背人
这个专有名词还是大文豪苏軾写了一首词后流传千古。
主要是苏东坡吐槽揩背人。
让他搓背的力道轻一点,老苏我不受力,搓疼了。
王曙倒是满口应下,点了揩背人。
供人脸上大喜,连忙给新客们介绍著。
几位可以先在公共浴室里泡一泡,他一会给大家倒茶。
若是觉得泡的差不多,就可以去单人木桶那里再泡一会。
揩背人会挨个询问需不需要搓背。
如今大宋虽然公共浴室发达,也有搓背的职业,但並不像后世一般让你躺在台子上搓四面。
人家是只给搓背。
那一排浴桶都在小隔间里,有屏风相互遮挡,不耽误跟隔壁好友一起交流。
毕竟去澡堂子这种事,极少有自己去的。
王曙已经不需要去搓澡了,但是有剃工前来询问,是否需要梳头、休眠、修剪指甲之类的。
让客人出浴后能从头到脚焕然一新。
宋煊小时候来东京城带著一帮人来浴室洗过澡,然后才去了樊楼吃喝。
焦明是有些感慨的。
自从来了东京城,遇到了以前的旧相识,还没来得及过多感慨。
结果这两样怀念的,他昨日去樊楼吃饭了。
今日就阴差阳错的来这里搓澡。
当真是有些恍惚。
宋煊坐在浴桶里,把浴巾搭在桶上。
一时间也是有些恍惚,总觉得顺序不是很对。
“客官,可是需要揩背”
“擦一擦吧,帐都记在王大郎身上。”
“好嘞。”
揩背人十分痛快,就喜欢这种客人:
“那我用老丝瓜瓤了。”
“嗯。”
宋煊知道。
一般是有两种选择,粗布的便宜,丝瓜囊贵一些。
“客官这后背当真是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