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诗赋数次鑑赏过,只觉得写的好。
不光是大宋目前没有找到对手,辽国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他们经常会感慨,怎么中原总是会有这样的“人才”冒出来呢
这种人在大辽是很难见到的,几乎没有什么培养的土壤。
契丹人的反应连曹利用都有些惊讶。
毕竟自己女婿的名声在大宋传播都不够广泛,契丹人怎么能够有人知道呢
“原来是宋状元,久仰大名。”
吕德懋摸著鬍鬚,打量了一下宋煊。
他越发觉得眼前的宋煊越发的英气逼人,读书人的buff带来的滤镜,“老夫也是大辽的状元,不过与宋状元的诗赋相比,还是不值得一提。”
宋煊脸上带著笑意:“吕副使,不必如此推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吕德懋瞳孔微微收缩,这位宋状元隨口两句便是未曾听过的诗文,听起来也有道理。
此子怕真是不世出的天才!
中原地带果然是养人之地,否则也不会有这样的人才屡屡出现。
耶律庶成更是眼前一亮,他虽然读的书多,但確信这话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
“宋十二,你方才说的这两句是新作吗”
听到耶律庶成的询问,宋煊摆摆手:
“不过是隨口说的,並没有特意做什么诗词。”
吕德懋苦苦思索,他这才想起来宋煊所说的观点与南朝梁刘《文心雕龙》“自然会妙”的美学命题相呼应。
“佩服。”
耶律庶成讚嘆了一句:
“宋十二出口成章,当真是让我涨了见识,南人何其聪慧。”
像耶律庶成这样公然夸奖南人的话,倒是让许多契丹贵族觉得有些刺耳。
“怎么能长他人志气呢”
耶律狗儿呵斥了一声:“你给我坐下。”
耶律庶成是激动的站起来了,虽然被训斥,可內心实在是激动。
人人都说汉人大才,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人才。
他在辽国实在是不常见,而且一直都为他的过目不忘感到自傲。
但是听了宋煊的诗词,总想要见一见。
现在见到了,给了耶律庶成极大的惊喜。
他已经提前享受起这趟旅程了,待到明年他还要来。
耶律宗福也在认真打量宋煊,不过他对於诗词並不在意,这等小道,也不过是宋人做官的敲门砖罢了。
像他们这种出身,只要身份够高,就能隨意差遣像宋煊这类人。
大辽又不是没有举办科举。
有些消息他早就知晓,只是没有想到会全都凝聚在一个人的身上。
他要求收集的多是大宋高官的消息,一个七品官员甚至没当官的人自然不再他的搜集信息哪。
耶律宗福不屑的哼了一声,这些南人也就会推崇这些没什么太大用处的诗词小道。
有本事真能做出一些政绩再说吧。
“宋副使此句极为简练的说出了世人做文章的道理。”
“实在是难得!”
吕德懋也是在感慨一句。
燕云十六州在大辽仕官的家族子弟,当真很难孕育出宋煊这种人才来。
尤其是像宋煊这样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