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小姑娘进入你的帐幕,双方深入交流一二。
可宋煊又说他对大宋的诗赋也不是很了解,耶律庶成忍不住笑出声来。
果然像他这样天才般的人物,才不会去思考別人的诗赋作的好不好,总之你们写全都没有我写的好。
这便是一种自信,他羡慕不来的。
耶律庶成倒是非常乐意见到终有一日,宋煊能像李太白那样遇到崔顥的《黄鹤楼》那样难以下笔的一天,想必会更加有趣。
“哈哈哈。”
耶律庶成端著茶杯喝了一口:
“我在中京喝点茶,那可是贵的很。”
渲渊之盟签订后三年,耶律隆绪就在奚王牙帐建立新都,號中京大定府(今赤峰)。
“中京没有人制茶吗”
宋煊故意问了一嘴,那边有手艺也养不了茶树。
“没有,倒是有许多汉人养蚕织绸。”
“嘿。”宋煊面露不解之色:“我大宋的丝绸还不够你们用的吗”
“我们都是用你们大宋的丝绸,他们做出来的丝绸都是卖给你们宋人用的。”
宋煊:
“本地人看不上本地人作的丝绸”
听著宋煊的询问,耶律庶成轻微摇头,又有些苦笑:
“我等都认为宋人的丝绸最好,最尊贵,所以即使他们做的丝绸够好,我们也不用。
宋煊突然理解了双方產品其实差不多。
但打上“进口的”这个標籤,就会让你的身份显得更高贵,你很有实力的意思。
那就是脸面的溢价了。
不少人都愿意为这个溢价钱。
宋煊没想到在这个时候,还能遇到这种思维。
“怎么,难道你认为大辽的丝绸比大宋的要好吗”
“倒是没有这个想法。”
宋煊哈哈笑了几声:“刘六,你们大辽闹灾吗”
“当然。”
耶律庶成变简单的说了一下山西四州(云、应、朔、寰),那里以前经常遭受战爭和饥荒双重困境。
自从不与大宋作战后,晋国王(韩德让)下令减轻赋税,以此招徠流民,鼓励垦荒,粮食歉收,也会免除百姓农器钱,平抑各郡物价。
这些政策一直都流转下来,平稳的运行。
听著这些话,宋煊觉得韩德让的政策很明显就是在给大批汉人进行让利,让他们安心在大辽生活。
这些汉人渡过灾荒之后,再上缴赋税,充实大辽的国库。
大辽主体民族是草原部落,他们一般都是放牧打猎,只有少部分受到汉人影响的渤海人、契丹人和奚人会搞种植业。
牧民上交牲畜,农民上交粮食,都有不同的赋税和役。
而且宋煊认为如今的辽国实力不弱,他们已经把燕云十六州和平经营了二十多年。
纵然是最开始几年或许会出现各种问题,但时间一旦拉长,一代人都出来了,种田的反哺的好处也该出现了。
辽国人的二元经济,推行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政策,使得草原地区的畜牧业和南部、东部地区的农业並行发展。
而且耶律隆绪是非常愿意大力发展农业的,对於农田这方面有过特別的交代,不允许契丹百姓去农田打草谷。
百姓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