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点的绝佳时机。
彼时,小日本与国军已经拉开了武汉会战的大幕,这场会战预计会持续长达小半年之久。
国军为了此次会战,集结了14个集团军、5o个军,兵力接近1oo万,如此大规模的兵力部署,使得小日本不得不从各地疯狂抽调兵力,最终投入了14o个大队,兵力过25万。
就拿廿里亭据点来说,这里最多的时候曾驻扎过一个联队,可如今呢,仅仅剩下区区两个中队,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与此同时,李八千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构建了廿里亭据点的3d模型,并在网上召集了上百位军事博主,共同探讨在抗战时期,如何快且完美地攻克这个据点。
众人七嘴八舌、各抒己见,还真的找到了攻克的关键。
廿里亭据点的东、西、南三个方向都是开阔地,进攻难度极大,部队难以隐蔽行动和展开有效攻击。
然而,据点的最北面情况却截然不同,距离陡峭的山崖仅仅一里地。
巧的是,山崖上还有一块突出的巨石。
其实,小鬼子早就现了这处悬崖和突出的石头,但他们压根没把这当回事,还暗自想着:怎么着?就算你们爬上了悬崖,难道还能飞下来攻打我们不成?
——这种轻敌的心态,在小鬼子身上是常态。
他们在中国大地上修建的众多炮楼,放在欧洲战场上,那无疑就是活棺材,只要八路军拥有直瞄炮,一炮就能炸得粉碎。
小鬼子不仅不担心,反而把这处悬崖当作了天然的屏障。
整个北线的防御极其薄弱,竟然只设置了区区三个碉堡,这简直是老天爷都在帮忙。
从北面进攻还有一个显着优势,只需要集中火力压制好北边的一个炮楼,部队便能顺利攻进去。
至于其他四个炮楼,仅有几个射击孔能够对进攻部队构成威胁。
至于如何将战士们输送下去,李八千根本就不觉得是事儿。
让战士们沿着峭壁往下爬,那就是搞笑。
只需要几个简易的卡扣,利用索降的方式,战士们便能迅、安全地抵达据点附近。
除此之外,李八千还精心准备了四件威力巨大的“大杀器”
:
烟雾弹、毒气弹、燃烧弹和燃烧瓶。
他花费大量时间,反复练习上百次,熟练掌握了所有的魔改技巧。
李八千熟练了,咱小七自然也掌握了这些技能。
小七马不停蹄地将索降以及卡扣的设计方案,普通迫击炮弹改造成烟雾弹、毒气弹、燃烧弹的方法,还有燃烧瓶的制造与使用技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兵工厂。
兵工厂的工人们对小七感激涕零,小七却满不在乎地小手一摆:
“不用谢,只要把第一批产品送到独立团来,我们先帮你们试试效果。”
当兵工厂将几大车崭新的装备浩浩荡荡地送到独立团,还说是送给小七的礼物时,咱李大团长当场就惊呆了,眼睛瞪得大大的。
装备到位后,小七深知此事的机密性和重要性,便偷偷带领部队进行了为期十几天的紧张训练……
……
在一个清爽的黎明,天色还未大亮,小七便带着部队悄无声息地出了,行动十分隐秘,生怕惊动了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