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一一四三章 不二

第一一四三章 不二(2 / 4)

“非也!由于中州形势严峻,圣上对清虏遣使议和,其实极为动心,已嘱咐陈新甲、高起潜暗中谋划,恐怕不久后就将遣使往锦州与清虏使者接洽了!”n

“既然圣心已定,何不正大光明——”n

“呵呵,这可能要怪都督你了。”n

“此言何意?”n

“都督在四月出兵以来连战连捷,收复失地数百里,朝野士林在辽事上面信心满满,满心期盼都督大军早日克复辽沈,诛除丑虏。当此之际,若是与清虏议和之事公开,怕是马上就要被天下人喊打喊杀!”n

“原来如此。”n

杨振当然知道怎么回事,但是在沈迅面前,他宁愿揣着明白装糊涂而已。n

“而这,也是陈本兵心有不安的原因,这次派人传达封赏旨意,陈本兵将差事交给了沈某,就是想让沈某前来,问问都督的意见啊!”n

“那么,敢问沈大人,陈本兵是怎么考虑的?”n

“陈本兵的意思是,都督久在军前,天下没人比都督更了解清虏,若是都督以为可以议和,他就按照圣意尽力促成议和。若是都督以为不该议和,他就称病脱身,或者拖延下去。”n

听了沈迅所说的话,杨振对陈新甲的认识又深了一层。n

看来这个陈新甲,也并不是传说中的那样草包,起码他知道这个事情是个烫手的山芋。n

原时空,陈新甲就是因此而被处死。n

这一世,总体来说,陈新甲在兵部尚书的任上,并没有坏过杨振的事情,有时候甚至还能帮一些不大不小的忙。n

但是,对于他的命运,杨振不想介入过多。n

因为杨振不想看见议和成功,就像沈迅所说的,真要议和了,后续世事难料。n

然而在崇祯皇帝有心议和的情况下,要让议和失败,就只能将此事公之于众。n

但是公之于众后,以崇祯皇帝的个性,那就必须要有人为崇祯皇帝背锅。n

原时空,背锅的人正是陈新甲。n

这一世,可能是因为辽东打的不错,是清虏请求议和,所以崇祯皇帝有了一定信心,扩大了知情的范围。n

知情人显然比杨振所知道的原时空要多一些,其中甚至包含了内阁首辅周延儒。n

所以等到最后走露风声,导致群情激奋、议和叫停的那个背锅之人,还是不是陈新甲,其实真不一定了。n

也因此,杨振也不打算现在就插手这件事情,比如说建议陈新甲赶紧甩手不干。n

事实上,这是崇祯皇帝的安排,也是陈新甲的分内之责,因为他是一手经办并一力促成辽东决战的那个人。n

虽说尽快发起辽东决战是崇祯皇帝的想法,但是具体操办经手之人是陈新甲。n

现在事情有了进展,有了一个看起来还不错的结果,自然还是要交给明面上熟悉辽东情况,而且看起来也很有号召力的兵部尚书来办了。n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杨振示警,陈新甲想撂挑子不干都不可能得逞。n

杨振倒是想借机整死高起潜,但高起潜是太监,内臣,等到议和事泄之后,崇祯皇帝杀他,根本起不到甩锅,推责,平息舆论的作用。n

至于另外一个周延儒,属于极其奸猾的人物,不可能看不出其

最新小说: 寒门状元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第一权臣 修仙界最沙雕的女魔头,竟是我 大周:帝国之王霸天下 大明,我来了! 女帝:别闹,朕怀孕了! 那些年我磨砺过的主角们 你管这叫恋爱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