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同时也炸伤了自己。
张国淦在居中的壕沟内大声怒斥着手下,喝令他们不惜一切堵住冲过来的敌人。
而杨珅和刘仲锦等炮兵团营的将领们,也纷纷从麾下抽调配备火枪和长矛的手下冲出炮兵阵地,前去支援火枪手们的防线。
在清虏的巴牙喇兵,已经大批冲入自军阵地的情况下,临时调整炮口不仅来不及,而且就算来得及,就算可以放低炮口,或者干脆使用冲天炮、飞雷炮,那也不行。
因为前沿阵地上敌我混在一起,无差别的炮击只会使自军士气崩溃得更快。
好在昨夜的部署调整,并没有白做,白塔铺东北方向上沿着白塔河布防的,都是右翼军的主力队伍。
除了杨珅、刘仲锦压阵的两个重炮营之外,还有张国淦麾下四个满编的火枪营,以及一个配合火枪营进行防守作战的掷弹兵营。
人马总计超过了一万人,而且都是右翼军成立以后的绝对主力。
虽说杨振明白,清虏的巴牙喇兵在纷纷下马步战以后,其单兵战斗能力,盖过了右翼军的单兵能力,但是他们单兵再强,最后也架不住右翼军人多。
事实上,一旦把伤亡数字看淡了,杨振紧绷的心也就放松下来了。
想通了之后,杨振干脆将临机指挥作战的权力下放给了杨珅、刘仲锦、张国淦他们,任由他们自行发挥。
而他自己,则指挥着麾下卫队的抬枪手们,打起冷枪冷泡,专门点杀那些冲过了火枪手防线,冲到重炮阵地跟前的清虏单兵。
虽然杨振并不了解来犯之敌的后手是什么,但他很清楚自己的后手在那里。
白塔铺这边已经打了了大半个时辰了,枪炮齐鸣,响彻天地,方圆十几里内的自己人即使没有及时接到自己的命令,他们也早就应该听到炮声了。
既然如此,以杨振对祖克勇、严省三、敖日金等人的了解,他们肯定不会在这种关键的时刻掉链子。
崇祯十六年五月十七日破晓时分,白塔铺周边的战事随着阿济格另外两路大军的先后加入,很快进入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此时天光大亮,朝阳的光芒已经映红了东方的天际,浑河两岸,白塔河畔,原本浓厚的晨雾,也开始变得稀薄,视野也变得开阔。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苏拜、阿尔津率领的清虏左翼兵万余骑,在接到阿济格的命令之后,不顾浑河堡的明军威胁,率先扑向了白塔铺,并迅速出现在了白塔河的北岸。
在阿济格的喝令之下,其先头队伍不顾一切的策马跃入白塔河,硬往白塔河这边的明军阵地冲了过来。
刚刚稳住前沿阵地局势的杨珅、刘仲锦等人,不得不匆匆忙忙地从前沿阵地上撤回,指挥阵地上的炮兵调转炮口,朝着白塔河对岸清虏左翼兵的方向发起炮击。
白塔铺东北方的右翼军防线上再次乱做了一团。
到了此时,杨振也意识到,浑河铺的祖克勇等部人马迟迟不来,恐怕就与清虏的这支后手有关,而现在清虏的后手已经使出,自己也没有必要再留预备队了。
于是果断下令,留在白塔铺后方的所有辅兵营、新附营,全员顶上。
与此相应的是,正在杨振犹豫着清虏的后手是不是完全使出,自己在白塔铺东南方的兵力部署是不是落了空,要不要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