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对方冲出包围,不过是他们追击作战的开始罢了。
他们最擅长的,恰恰正是在明军撤退或者落荒而逃的时候展开追击,最终一口口将敌人吃干抹净。
但是这一次,情况略微有些不同。
祖克勇他们累计三个营的投入,先后有四千五百多骑兵加入战场,而且拼死作战的表现,使得他们看似好像是北上长安堡的金海镇明军主力,但实际上他们反而是整个长安堡战场上最无足轻重的一环。
杨振把他们派出去,充当了事实上的第一道防线,目的只是为了迟滞清军前锋人马抵达的速度,为了给杨振布置真正的杀手锏争取一点时间。
虽然这个任务非他们莫属,但最后真正决定胜负的并不是他们。
事实上,从他们抵达战场,到与清虏先锋接战,再到被葛朝忠率部营救,然后突出重围,前前后后,连一个时辰的时间都没有。
但也正是在这不足一个时辰的时间里面,张国淦与张天宝的队伍,已经在他们后方两里地外构筑起了一条简易的战壕防线。
与此同时,太子河上的船队也在严省三等水师将领们的奔走指挥一下,完成了调动与部署。
当然还有杨珅与刘仲锦他们,也在杨振的亲自坐镇之下,紧急完成了征东军右翼军炮兵团营部分轻重火炮的移营与部署。
这些才是真正的杀手锏。
因此,祖克勇所部人马在葛朝忠的救援之下狼狈突围出来,不论对清虏来说,还是对杨振来说,都只是真正的战事的开始。
对此祖克勇也知道这一点,所以脱困之后的他,并没有忘了杨振的后续安排,而是带着后边紧追不舍的清虏,沿路“逃向”了长安堡东张国淦与张天宝埋伏的防线。
这道防线是外八字型的,像个前宽后窄的“喇叭口”,而奉命前来接应其兄长突围撤退的祖克祥,就带着杨振的卫队抬枪营埋伏在“喇叭口”的南侧边缘。
这个位置比较靠前,面临较大风险,但是救兄心切的祖克祥顾不得那么多,直接带着杨振卫队抬枪营接管了这个地方新挖掘的壕沟,与张天宝麾下的一哨掷弹兵一起守御这这段防线。
他们刚在齐腰深的壕沟里做好随时开火的准备,以葛朝忠为首的救援和突围队伍,就打着金海东路的旗号出现在了他们前方的地平线上。
祖克祥见状,心情为之一松。
虽然没有在疾驰而来又疾驰而去的人潮中看见自己兄长的身影,但他坚信疾驰而过的大约三千骑人马之中,必然有他兄长在内。
不过,还没等算清楚在这场骑兵正面对决之中自家兄长的金海东路到底损失了多少精锐人马,他就看见了大批留着金钱鼠尾头型的清虏马队追击而来。
祖克祥强忍住立刻开火射击的冲动,直等到大批清虏马队从自己正前方将近两百步的道路上疾驰而过,他才猛吹一声哨子,大声喊道:
“所有抬枪手听令!瞄准白甲兵的方向,开火!开火!”
杨振卫队的抬枪营装备的抬枪,是一种枪身总长达到七尺五寸有余的重型火枪,其枪管粗长数倍于一般鸟铳,所用弹丸也数倍于一般鸟铳。
在这样的条件下,其射程自然也远大于一般鸟铳。
当然,由于其枪身全重多达二十七斤,所以在成立抬枪营之初,杨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