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倭人巡哨船,在巨型夹板船普罗文查号的面前,就像是新生的婴儿面对如山的巨人一样。
眼见如此状况,汤玛士佩德尔自然毫不客气,乘着晨雾抵近渔港之后立刻开炮轰击港内船只。
而这正是杨振与何廷斌他们谈话之时所听到的炮声的由来。
几轮炮击过后,大岛町下的小渔港以及大岛町本身被普罗文查号上的重炮轰得稀碎,根本毫无抵抗之力。
除了有几条倭人巡哨船,在普罗文查号的炮击之后中仓皇向西逃窜入海外,其他的要么在炮击中沉没,要么船上人紧急弃船逃到了岸上。
随后,汤玛士佩德尔就派出哨船向荷人舰队旗舰报信,请求联合舰队一起登陆大岛,还特别提出,请杨振麾下的船队火枪手和掷弹兵们一起参加登陆作战。
就这样,崇祯十四年九月十一日上午辰时刚过,杨振与荷人的联合舰队对伊豆大岛发起了登陆作战。
登陆作战之顺利,超乎杨振的想象。
伊豆大岛上没有炮台,小小的大岛町在联合舰队五艘巨舰的重炮轰击之下,毫无还手之力。
同时由于伊豆大岛周边的海水很深,也没有容易导致大船搁浅的礁石林与近岸的滩涂,所以杨振麾下的四百料战船可以轻松抵近海岸。
然后一边使用飞雷炮将云集在岸上抵抗的倭人炸得抛头鼠窜无法立足,一边将船上的火枪手以及掷弹兵们直接送上海岸。
只有荷人舰队运载的荷人火枪手以及乌番奴火枪手们,需要换成他们舰队的小船,在炮击的掩护下登上海岸。
联合舰队的火枪手们,加在一起,加在一起有两千多人,这些人实际上只出动了一半,就已经顺利占领了海岸。
退守岛内大岛町的倭人,真正的常备军没有多少,只有搭乘倭人巡哨船来此停泊过夜的人马才配备了铁炮和几支大筒。
而岛上的渔民以及从岛上渔民之中临时征发起来的守岛足轻,都只有射程一般的和弓以及长柄薙刀与竹枪。
此外披甲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只有一些率队作战的武士番头身上才有甲胄。
双方武器之间的差距,大得不是一星半点儿,所以岛上退守的倭人根本不是金海镇火枪手以及荷人火枪手的一合之敌。
及至当天中午,整个伊豆大岛就落入到了等到火枪手和掷弹兵的手中。
至于岛上原有的上千口倭人,除了几十个年轻倭女被荷人留下充当营妓之外,其他的尽皆被杀。
唯有被乘坐倭人巡哨船抵达岛上过夜的几个属于伊豆守松平信纲麾下的武士番头,眼见大势已去,及时向率军登陆的李禄缴械投降,才得以保住小命。
而李禄之所以饶他们不死,当然也跟杨振下给他的命令有关。
杨振已经存了要去攻打大阪乃至京都城的心思,自然要预做准备。
而他眼下最需要的,就是倭人武士出身的带路党。
对杨振来说,何廷斌在倭国多年,到过倭国多地,不仅通晓荷兰语,而且通晓倭奴语,同时对于打倭奴充满热情,照理应当是一个不错的向导兼通译。
而这一点,也是杨振刻意跟他交好,并将他拉入自己麾下效力的重要原因。
但是,何廷斌终究跟倭人隔着一层,而且他也没有去过京都城,对于从大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