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头欲走,又被叫住。
“等等。”李长根从床底取出一只老旧木匣,打开后是一枚青铜铃铛,表面绿锈斑驳,铃舌却是银制,刻着细密符文。“把这个带上。万一遇险,摇三下,声音能传两里地,其他队员会立刻响应。”
“这是……‘唤山铃’?您不是说只有大灾才用吗?”
“我不是信不过你们。”李长根目光沉静,“我是信不过那些藏在暗处的人。他们不会因一次失败就罢手。山里有他们想要的东西,而他们,已经学会伪装成‘合法’的模样。”
上午十点,西哑口传来回音。小川发来加密短信:影像确认,背包内有金属探测仪与微型采样钻,疑似采集植物根系及土壤样本;另发现一张折叠纸条,写着“S-09接头点,货验后付美金”。
李长根坐在桌前,盯着这张电子截图看了整整一刻钟。S级稀缺资源,又是S。这不是巧合。他翻开《山典》,找到“龙摆尾”条目下的附图??那是一幅手绘脉络图,标注着七处核心埯子位置,其中第六埯正位于西哑口南坡,地下三米有百年参母盘踞,形如游龙回首,故称“回头望月”。此地从未对外公布,连共保会普通成员都不知其详。
“有人知道我们不知道的事。”他喃喃道。
当天下午,七人委员会再次聚首。会议开得沉默而沉重。有人提出封锁西哑口,永久设卡;也有人建议安装监控系统,接入县公安网络。争论到最后,仍是李长根一锤定音:“不能靠机器,也不能靠外人。山的眼睛,只能是我们自己的眼睛。”
他决定重启“十二时辰巡山制”??每日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巡查,每班两人,由资深队员带队,路线随机轮换,且严禁使用固定通讯频率。同时,他在学堂增设一门新课:“识伪”,专门教授如何辨别伪装成科研、环保甚至政府人员的非法采集者。
课程第一讲,他就站在黑板前写下三个字:**看鞋底**。
“真正的学者走路轻,鞋底干净;盗采者常负重攀岩,鞋纹嵌泥带根。再看背包??正规科考队器材有序,标签清晰;这些人,包里藏着真空袋和液氮罐,还非要说自己是来做‘生态调研’。”他顿了顿,眼神扫过台下三十多张年轻的面孔,“最重要的是,看他们怕不怕黑夜。山里的秘密,都在夜里活着。”
一周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停电让全镇陷入黑暗。电力公司排查发现,通往青山主变电站的一段电缆被人剪断,切口整齐,显然是专业工具所为。与此同时,东沟口岗哨报告,一辆无牌皮卡试图强行闯入,车上人员见警觉立即掉头逃逸,车牌已被泥浆覆盖。
李长根立刻下令启动“赤线预案”??即全面进入战时状态,所有学员停止外出实习,铜牌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