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的,还能剩不少呐?光鸡崽子就一千多,都卖给你,你咋养啊?”
赵军要不说清楚,于学文还得以为他要开生产队呢。
“于书记,我妈不是当屯长了嘛。”赵军此话一出,于学文脸色就有些怪异。
这时,赵军继续道:“他们屯子那老爷们儿,都给我赵叔装车干活去了,剩一帮老人、孩子、女人搁家,我寻思给他们找点活干,能多挣就多挣两个呗。”
原来的西山屯是穷,但年年人家都孵化家禽,也就是这边人口中的“摸”。
可去年,先是狐狸进村,然后赵家天天摆席,连续数次到西山屯采购鸡、鸭、鹅,导致西山屯的种禽都所剩无几了。
赵军想从永兴收点家禽雏和猪羔子,家禽雏就让西山屯人给养,然后等入冬自己去回收。回收完就拉倒城里,放在自己的超市里卖。
至于猪羔子,就放到山上去,跟小花了棒子一起养。
“你倒是好心。”于学文道:“但他们养完了咋整啊?那老些,他们自己吃,他们能舍得吗?都卖给你,你能买得起,你也吃不了啊。”
说完这句,于学文又补充一句:“你们林场也要不了那些呀?”
“于书记。”赵军一笑,道:“我跟我赵叔,在城里开个买卖,到时候鸡、鸭啥的拿城里卖去。”
“啥?”于学文一怔,问道:“你开的什么买卖呀?还卖这些?”
“开的百货”。赵军道:“于书记,等入冬的,看我们那买卖怎么样。要好的话,你们这猪啊、鸡呀,我也都要了。”
“你这……”于学文闻言,深深地看了眼赵军,然后点头道:“我知道你要那些鸡崽子、猪羔子干啥了。”
说完这句,于学文稍微停顿了一下,紧接着问赵军道:“那鸡崽子啥的你整回去,你是让那屯子人给你养啊?还是你把鸡崽子啥的卖给他们呐?”
“都一样吧。”赵军如此说,于学文却摇了下头,道:“那可不一样啊,他们毕竟不是生产队呀。你让他们给你养,就怕他们不经心。养死了,你还能让他们包你钱呐?”
于学文说的“包”,就是赔的意思。
赵军一听也对,西山屯不像生产队,生产队干活有工分,干不好扣工分。可自己再怎么,也不能罚西山屯人的钱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