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不管啥时候,你都得叫我一声三婶,哼!”
说完两手抱胸出去了。
六丫赶紧帮忙打圆场,把房里的喜糖抓了两把塞给众人,温婉的笑道:“五姐今日是新娘子,大伯母,三婶,还有各位嫂子,你们可别打趣她啦,她心里紧张着哩!多担待些啊!”
“六丫头是个心思灵透的,这娘家虽好非永靠,以后在婆家能把日子过好才是正道呢,先甜不是甜,后苦才叫苦啊!”李氏拉着六丫的手意有所指道。
五丫这样没规矩,李氏见了也不舒服,不过她是个心思深的,轻易不会把不满表露出来得罪人,只能拿话点五丫。
“大伯母说的是呢”,六丫笑了笑,应道。
接着转移话题,委婉道:“大伯母,我刚看三婶去找我娘了,估计是去商量待会儿新房门口堵门的事情,您看要不要也过去问问。”
事关拿红包的事情,李氏很积极,连忙起身道:“哎哟,瞧我都忙忘了,那我去问问啊,让你几个嫂子在房里陪你们。”
说完便出去了。
在临安张家亲戚少,金宝家只是族人,大丫二丫是外嫁女,徐小舅家是外家,这新房门口堵门的活儿轮不到她们。
这点李氏不担心,她就怕马氏待会儿使幺蛾子,闹的场面难看还连累她,她还想多拿点红包呢!
李氏没猜错,马氏正在缠着徐氏,想再要块蓝色缎子做回礼,好给家里小孙子做身新衣裳,上学堂时穿。
徐氏可不惯着这毛病,不耐烦道:“给不给是我的事,今日还忙着呢,别找事儿啊!”
李氏听了忙上前打圆场,把马氏拉走了,这妯娌是有点小聪明,但真不多,心累!
不多时,大丫、二丫、徐小舅加金宝一家也来了。
院子里顿时更加热闹起来。
五丫的嫁妆又被众人羡慕了。
徐小舅笑着表功道:“五丫的箱笼柜子还有床用的可都是好木头,打磨得也精细,一点倒刺也没有,我和我家添财添寿做的可细心了,上的漆也是用的最好的,用个三五十年不成问题!”
大丫很捧场:“小舅,你的手艺越来越好了,这些家具瞧着就气派!”
“都是你姥爷从小教的,毕竟是祖传的手艺嘛”,徐小舅笑得合不拢嘴。
胡婆子给众人煮了鸡蛋肉丝面,先垫补一下,等男方家过来迎完亲后就可以正式入席了。
这种时候小孩子是最快乐的,有零嘴和肉吃,还有红包拿,就算调皮爹娘也不会打人。
不到巳时方家便带着花轿吹吹打打地过来了。
巷子里的邻居都知道张家今日嫁女儿,花轿进巷子后,住在巷口的人家便赶紧过来喊道:“新郎官过来啦!”
今日负责在大门口堵门的是张平安和几个堂哥。
方家算是耕读传家,离书香门第差一点儿,但讲究也不少。
张平安提前和几个堂哥通了气,不闹的太过,待会儿自己考校几首诗词,略做个样子就行了。
成亲是结两姓之好,两边都是二婚,就怕出岔子。
大柱等人都是当爹的人了,很稳重,最后一切顺利。
李氏和马氏也如愿拿到了大红包,喜的笑眯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