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点点头,因手臂涂着药膏,索性就在院子里开始练习腿法。
他可不是那种死要面子的人,要是真在柱子那儿吃了亏,可连偷袭的理由都找不到了,多尴尬。
杨佩元看着徒弟柱子的样子,嘴角微微上扬,眼里透着几分自豪。
柱子是他亲手调教出来的弟子,这点让他格外欣慰。
想到这里,杨佩元便说道:“你先练着,我去趟军管会。”
提到军管会,杨佩元的眼神变得严肃起来。
作为国术宗师,他清楚自己的反击即将开始。
……
南锣巷95号四合院。
傍晚时分,何裕柱回到院子里。
邻居们大多吃过晚饭,有的在外面聊天,有的在家讨论生活。
何裕柱的身影引来了一些目光,但他只是让大家看了一眼便进了屋。
"
柱子回来了。”
人们习以为常,因为他每天这个时间都会回家。
柱子手里提着的饭盒更引人注意。
他对打招呼的邻里点头回应,但饭盒并没有让他表情变化。
没办法,他得用手拿饭盒回去。
吃得好一点就吃得好一点吧。
他是鸿宾楼的主厨,待遇自然不同。
即使有人羡慕,也无话可说。
但如果他每次都藏进空间再带回院子,反而会引起不必要的猜测。
天天外出空手而归,家里却总有大鱼大肉,这太奇怪了。
不用质疑邻居们的嗅觉,在那个年代,哪怕只吃白面,香味也能飘遍整个院子。
……
柱子关门后,院子里的人才开始议论。
"
瞧瞧,何大清走了,柱子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要说院里谁吃得最好,没人比得上柱子家。
刚才何裕柱经过时,大家都闻到了荤菜的香气。
柱子家的伙食对普通家庭来说简直是一种享受,他们只能吃窝窝头、玉米饼配咸菜疙瘩。
“那又如何?没了父亲,吃得好又有什么用?能安稳过日子吗?”
有人带着嫉妒的语气说道。
得不到好的生活,只能在言语上泄不满。
既然在伙食上无法越对方,那就从长远的生活考量。
柱子的饮食确实不错,但未来该如何经营家庭呢?
小伙子才十五岁,也该为几年后的婚事做打算了。
到那时,若媒婆提亲,家中没有父母撑腰,又有谁愿意嫁人?
此番言论引了众多住户的附和。
显然,这些人都是因羡慕柱子的伙食而心生嫉妒。
何裕柱回到屋里时,并未察觉外面人们的这种心态,即便知晓,他也毫不在意。
毕竟,在这个时代,吃得稍好些并不违法。
若真要担心可能出现的问题,那也是五十四年以后的事了。
何裕柱并非愚钝之人,一旦局势有变,他自会做出相应调整。
目前,随心所欲地享受生活即可,何必为了取悦邻里而委屈自己?
整理好衣物后,何裕柱坐到八仙桌旁,点亮油灯,翻开药理书籍开始研读。
【药理+1】
【药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