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军管会的人,也间接保护了这些粮商的生命安全。
肖秋珍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之情:“柱子,这次真的多亏有你!
"
何裕柱见状赶紧上前扶住师娘:"
师娘,咱们是一家人,不用这么客气。
"
就在这个时候,旁边的房门打开了,两名年轻同志先走出来,向王卫国和张春明敬礼问候。
随后,几个衣衫略显凌乱的人走出房间。
这些人大多体态富态,有些人手上或脖子上还戴着一些饰品,显然是那些被绑架的粮商。
这一点可以看出,这些歹徒的目标并不是财物,而是粮食。
在这群人中,肖秋珍很快认出了两个熟悉的人影。”
爸、妈。
"
肖秋珍喊道,人群中两个穿蓝绸衣服的老人听见后,下意识地看了过来。
"
秋珍……"
看到女儿平安无事,两位老人的声音都微微颤。”
爸、妈,你们没事真是太好了。
"
肖秋珍走上前,情不自禁地握住了父母的手。
无论曾经有过怎样的分歧,终究还是一家人,没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
况且,父母对她的态度并无太多责备,只是家里的一些长辈挑拨是非,甚至怂恿父母冒险进城采购。
看着女儿,老两口心中五味杂陈:"
秋珍啊,我们当时真该听你的,不该这么冒险的。
"
虽然最终只是虚惊一场,但这次外出确实让他们遭受了一些实际损失,而这些,肖秋珍早已提前提醒过。
听到父母的话,肖秋珍明白他们这样做也是出于无奈,只能无奈地摇摇头,随即转身将柱子拉到父母面前。”
爸、妈,这次咱们家得好好感谢柱子。
"
……
……
“柱子,是你教的保国徒弟吧?"
听到女儿的话,老两口微微一愣。
他们立刻认出,女儿口中的柱子,就是在喻屯村被关押时闯进来的那位年轻人。
原以为他是军管会的重要人物,没承想竟是女儿收的徒弟?
……
离开军管会后。
王卫国和张春明事先已跟柱子约定,次日一大早,他们将把锦旗亲自送到南锣巷,直接送上家门!
对此,何裕柱表达了谢意,随后便与师父师母一同离开了军管会。
途中,他们租了几辆人力车,师母和他母亲同坐一辆,边聊边不时看向柱子,眼神中满是喜爱之情。
在军管会的大厅里,肖秋珍的父母终于了解了柱子的情况。
这位不仅救了他们性命还天赋异禀的徒孙让他们好感倍增。
由于柱子今日随军管会忙碌了一整天,他们并未勉强他一起用餐,而是约定月底时让李保国夫妻带柱子回家,到时候好好款待他。
肖秋珍对这个安排十分满意,这表明一家人关系逐渐和睦。
柱子自然没有推辞的理由,尽管他对师母父母并无深厚情感,但仅为了师父师母,他也应去一趟。
……
直至傍晚,何裕柱在师父家中吃完晚饭,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