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赔钱货(3 / 4)

,对物质要求并不苛刻。

至于岳父谢学丰那边,何裕柱原本还想再劝说一番,但谢学丰听从了柱子的提醒,立即着手整理医馆资产,准备换新币。

他对柱子的信任减轻了何裕柱不少负担。

1955年1月,新币兑换正式启动。

何裕柱一家骑着自行车,车上装着麻袋里的钞票,一同前往银行柜台进行兑换。

新币兑换政策刚出台,虽然经过一段时间传播,但人们对这一变化仍未充分理解。

即便新币已正式开放兑换,前来排队的人依旧不多。

轮到何裕柱他们时,当他将一袋现金放在柜台上,柜员不禁吃了一惊。

整理完这些现金后,柜员出于职业习惯询问了何裕柱一家的情况,因为这些现金总额接近两千万。

这些钱包括何裕柱自己的积蓄以及何大清和陈娟夫妻几年来的积蓄,换成新币后共计两千块。

这样的金额,在当天前来兑换的人中已属较大数额,因此柜员需要确认兑换人的身份。

何裕柱告知柜员自己是清华大学的学生,何大清和陈娟也说明了自己的工作身份。

得知这家人并非工厂职工,而是街道办成员,且儿子是清华高才生,柜员眼神微动,既有些钦佩,也消除了最初的戒备。

以他们的家庭背景与收入来看,这笔兑换金额是合理的。

于是,在何裕柱一家提交了一份简单说明后,柜员收下了袋中的现金,为他们兑换了两千块新币。

尽管新币兑换按面额进行,但实际上手头的资金使用受到更多限制。

现在已进入票证时代,购物不仅需要钱,还需配给票。

没有票,即使有钱也无济于事。

这种方式虽增加了管理难度,但从宏观调控角度看,对国家展有利。

对于何裕柱而言,这并未带来太大影响,因为他并不缺钱。

若真要追求利润,在公私合营之前,凭借他的厨艺,完全可以选择独立创业,即便时间有限,也能累积远当前数倍的财富。

何裕柱深知,这个时期,知识与技术的重要性远金钱。

反之,过多的财富反而会带来麻烦。

完成新币兑换后,何大清毫不犹豫地将1ooo元交到了何裕柱手中。

在那个年代,1ooo元是一笔巨额款项,何大清如此爽快地交付,是事先与陈娟商议好的结果。

柱子正在清华大学就读,尽管学校提供补贴,但手头宽裕总会让人更安心。

剩余的1ooo元他们计划存入银行,只留下两百元用于日常开销,之后他们会有工资到账,生活开支便不成问题。

处理完毕后,一家人回到了院子。

正值周末,轧钢厂的工人们都在休息。

经过前院时,阎富贵注意到他们,立刻上前询问:“大清,柱子,一大早就去哪儿了?”

听罢阎富贵的话,何裕柱笑着回答:“三大爷,您没关注最近的报纸吗?国家推行新币政策,家里有钱可以去银行兑换,1万元换1块新币。”

“真有这样的事?”

阎富贵戴上眼镜,最近学校事务繁忙,很少读报。

他并非在家里订阅报纸,而是到学校后借阅订报老师的报

最新小说: 斗罗V:人面魔蛛,多子多福 恶魔不会谈恋爱 系统炸了,我成了系统 Heterospecies 海平面升高七十米,我赚麻了 这个毒舌师弟正得发邪 归途:华国纪元 那我这仙不是白修了? 天降鬼才 真实的克苏鲁跑团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