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翻译出了差错,纷纷追问。
翻译额头冒汗,1oo口径无误,怎可能出错。
再次确认于何裕柱,他笃定回应:“确为1oo口径,国内已广泛应用。”
获此答复,代表团彻底失语。
1oo毫米口径无缝钢管?
传闻中,兔子国刚攻克此项技术,使用的仍是落后五六十毫米口径。
何以突然拿出1oo毫米口径?
众人死盯那根黑色的钢管,有人已忘规矩,欲伸手触碰,难以置信兔子国竟有此成果。
"
各位,未经许可,不得触碰。”
科室人员恪尽职守,迅将钢管移至一旁。
听闻此言,代表团脸色微变,目光转向何裕柱。
他嘴角浮现一丝笑意:“可以让他们看看。”
经允许,自可触碰。
一年多前,何裕柱展示的无缝钢管数据已显落后。
过去一年间,尽管十四科室专注于攻坚与计算机相关项目,但他们从未停止对无缝钢管的研究与改进,虽投入精力较初期有所减少,但仍取得显着进展。
目前,他们研的新产品口径已突破至115毫米,并在部获得初步应用。
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1oo毫米口径的无缝钢管几乎可以视为过时的产品。
不过,“勤俭节约”
一直是兔子国的传统美德,国际顶尖水平目前仅达9o多毫米。
出于现实考量,兔子国对外宣传的口径仍维持在1oo毫米。
但由于某些刻板印象,这一信息并未广泛传播。
例如,这些外国同行代表根本不清楚兔子国实际的技术水平已达到1oo毫米,更别说背后隐藏的技术细节了。
获准后,代表团成员立即拿起工具测量无缝钢管的各项参数。
当最终确认口径为1oo毫米时,所有人震惊得说不出话,只能微微张口。
许多人不相信事实,反复检查钢管,试图找出任何不符合标准的地方,以否定3o4研究所的技术实力。
然而,他们不得不承认,这根钢管毫无瑕疵,即使换成他们自己制作,也无法达到同样的高度。
此时,代表团成员的态度生了微妙变化,不再像先前那样趾高气扬。
陈兴业等研究所领导也察觉到这种转变,心中感到一阵欣慰。
这些自视甚高的外国人终于尝到了挫折的滋味。
"
真是令人钦佩,没想到贵国竟有如此先进技术,想必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
代表团团长说道。
虽然话语中透着赞赏,但结合其语气与表情,仍带有一丝酸意。
参观过程中,何裕柱问道:“大家看完之后,有没有什么指导意见?”
之前参观科室时,这些人态度傲慢,仿佛不表意见就显得不够高明。
看到什么都评头论足,似乎不这样做就无法彰显优越感。
这次,何裕柱特意提到国际上无缝钢管技术,想让他们难堪。
果然,听到这话,代表团成员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原本他们想装作没听见,混过去就算了,可何裕柱这么一问,他们又如何回答?
要提出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