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再次进城搞破坏。
曼施坦因的谨慎,为苏军行动增加了难度。
但其他德军部队,则因为依然在按部就班的执行突击与增援任务,其中大多数,并没有像得到情报的苏军部队一样彻夜行动。
同时德军空军今天的转场计划,还得在等天空能见度提升后,才会继续进行。
这为苏军部队争取到了行动窗口。
……………………
战场时间1941年6月27日3:27
已经准备好迎接,苏军浪潮冲击的,德军城市外围防线,迎来了他们预计的攻击浪潮。
苏军步兵依然像昨天一样勇猛,不断勇敢的冲向德军阵地,多次将战斗拉入一如昨天的残酷接近战,时刻的紧迫感,与似曾相识的战斗方式。
甚至让德军连营级军官,都没有注意到苏军炮兵,在个别位置射击精度的夸张提升。
这不仅仅是因为,苏军的部队此时,拥有着与德军一样灵敏的指挥链路,能够时刻调整步兵集群的冲击,让德国人无法发现自己的小动作。
还因为,依靠城市守军此前提供的情报,精心挑选的突破路线,有罗季姆采夫部队作为先导的渗透部队。
依靠充足的爆破武器,让他们的突破,高效而安静。
火箭筒攒射的爆破战术,掩盖在支援炮火下,轻松摧毁德军薄弱地段的支撑点,随后精锐步兵一拥而上,将能够上报情况的德军全部消灭。
而面对这种德军惯用的突击伎俩,德军的连营级指挥部也缺乏应对经验。
加之短时间内,这些指挥机构,还陷入了苏军步兵连续攻击,产生的各种警报信息中,完全没有顾及到有些许地段被瞬间突破,之后似乎又离奇恢复的情况。
而等到这些连营级指挥部将各自情报上报,汇总到能够以更大视角,分析战局,从而发现苏联步兵真实企图,是掩护部分部队达成渗透的团级指挥部时。
苏军装甲兵出现了。
(这个时间段的德军,其实相当缺乏防御经验,与防御训练,防御理论水平甚至是一战状态,只是一直没有真正有组织有力量的攻击来考验他们。
而苏军早期乱七八糟的攻击又完全没有冲破,德军依靠更为优势的组织体系,与基层士兵的素质优势,被动形成的弹性防御体系。
因此德军中高层对于防御战役如何组织的学习,实际上到了1941年冬季才开始。)
…………
战场时间1941年6月27日3:30
在城市外围的三个苏军步兵师,在适当组织下打出了,远超昨天三个师水平的攻势时。
坦克第42师政委带领的完全出乎德军预计之外的,坦克集群出现在了陶格夫匹尔斯铁路与城外最大湖泊之间的开阔地上。
依靠本地人更为熟悉路况的优势,这支苏军坦克部队,从德军坦克部队暂时还未能确认是否能够通行的区域,冲向了陶格夫匹尔斯的火车站。
位于城市防线,之前规划的攻击出发阵地的德军装甲兵,被紧急调动起来抵御苏军大量t-26与极少数t-34构成的,比以往时间组织更为紧密的钢铁洪流。
那么位于城市外围防线的德军呢?
这就必须提到当前德军,对于自己反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