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视为和佩-2搭档的机型,并在苏联航空工业人民委员部1941年的生产计划中编制了1000架。
但受到高层的影响,飞行速度更快,被苏联空军,认为应该用作重型战斗机,为投弹设计更好的Ar-2护航的佩-2,反而成了正牌轰炸机。
这让Ar-2在只生产了190架后就停产了。
这些飞机由于数量较少,在战争开始时,与性能较为落后的Sb-2混编使用,并一起遭受了大量损失。
(一些解释:
1、关于苏联获得德国飞机:
除了在西班牙斗兽场,和卫国战争开始后用武力获取的德国飞机。
苏联还在苏德“友好”期,通过直接购买的方式获得过德国飞机。
如,苏联在1939年派出了航空工业代表团访问德国,此行他们购买了两架Ju-88和两架do-215,还有新型的Juo207柴油发动机和Juo211发动机。
但却成功错过了,日后攻击苏联的主力Ju-87,和比do-215更先进的do-217。
后者是最早挂载反舰导弹,攻击海上目标的轰炸机。
此外苏联还在1940年4月,购买过5架bF-109E(苏联称其为-109E)用于测试。
2、关于高层影响:
对于bF-109E的测试表明,面对这种先进战斗机,苏联轰炸机使用的ShKAS自卫机枪是无力的。
再加上苏联一贯的高速或者长程轰炸思想,让苏联高层在选择轰炸机时,将航速放在了第一位。
于是作为远程战斗机出厂的佩-2,用其比Ar-2快了20k\/s的速度,打败了轰炸性能更好的Ar-2。
pS:苏联高层做出这一选择,也可能与,图波列夫居然在监狱中搞出了,飞的更快的图-2有关。
总之Ar-2,虽然具有除飞行速度以外,包括易于生产,易于培训,性能稳定等一系列优势,但还是在苏联高层,“买新不买旧”的思路下被放弃了。
这一点与前文曾提到的,性能优异但却因为是老车改型的bt-7,被苏联高层放弃,完全转产t-34,如出一辙。
而与t-34一样,与旧有飞机完全不同,并且存在大量初始问题的佩-2,在刚刚投入战场时,也没能发挥出全部战斗力。
因此很难说,苏联领导层,这种高瞻远瞩的行为,到底利弊几何。
但上述这些情况,却完全可以,从武器更新换代的角度证明,如果德国人晚一两年,发动“巴巴罗萨”,结果肯定不会太好。)
…………………………
不过在当前的雅西上空,Ar-2和Sb-2的性能差距根本体现不出来。
苏联空军的编制方式,与混乱的指挥系统,让因故加入这场攻击的,波克雷什金带领的9架ig-3,成为了这里苏联空军的唯一战斗机力量。
而先于SU-2与ig-3部队到达战场的,Sb-2和Ar-2的编队,则早就因为没有任何战斗机护航,而被德国空军战斗机冲的七零八落,处在混乱且难以发起有效攻击的状态。
于是在薯条君加大塔台功率,试图统合苏联轰炸机部队,以攻击地面上,一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