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
意图以最快速度,在这一战区,建立起一个强而有力的苏军集群。
好为实现后续战略意图,打下坚实的战力基础。
(一些解释:
1、成功堵住了德军主力突进
巴甫洛夫在失去对于前线情况的掌握后,依据自己的静态防御阵地,与从前线获得的最后报告,对德军的战略意图进行了判断。
在巴甫洛夫眼里,德军用少量坦克绕过防线薄弱环节,
(第3集团军在格罗德诺地区的部队,部分面对了德第3装甲集群的坦克,苏第4集团军在布列斯特地区的部队,部分面对了德第2装甲集群的坦克。)
正面使用步兵和炮兵发动猛烈进攻。
(第10集团军,遭到德军第4、第9两个步兵集团军的辅助攻势。)
是为了夺取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两侧河流上的桥头堡,将主力部队,送入比亚韦斯特开阔地,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其装甲部队快速突进的优势。
因此,巴甫洛夫要求主力部队,全力封堵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的防线,并让机械化第6军,与机械化第14军前往封堵两翼的破口。
这一战略错判,导致巴甫洛夫表现的像把西方面军主力,亲自送进德军的包围圈一样。
但这是我们作为后来者,在知晓的德国人,擦过西方面军两翼的坦克部队,才是德军主力。
和德军巨大的,整个包围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乃至整个白俄罗斯西部的野心后,才能做出的评价。
而对于当事人来说,
前者是巴甫洛夫,只能依靠战略水平进行的猜测,但却完全没有任何信息来源证明。
后者则是巴甫洛夫,基于自身坦克理论(苏军对西班牙与苏芬战争经验的错误解读),所无法想象的事情。
所以巴甫洛夫这一重大错误,除去其自身水平实在不够外,也和西方面军拉胯的通信组织能力,与苏军作战理论在二战前的落后,分不开关系。
pS:战略错判是西部三个方面军全部犯了的错误,只是西方面军的巴甫洛夫,在错误的敌我强度判断下,梭哈的太狠,所以糟的最重。
2、方面军司令命令
由西方面军司令“狗哨”亲自签发的命令,怎么不算西方面军司令的命令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