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64架Sb-2轰炸机,18架db-3。
6月25日:近70架Sb-2轰炸机。
6月26日:43架db-3。
6月29日:103架(当天第51战斗机联队在二战中的累积总战绩达到了1000架。)
而获得这些战绩,第2航空队付出的代价是,出动架次从6月24日的超过800架次,下降到6月28日的458架次,再到6月29日的260架次。
出击损失率(战斗中全损的飞机数量与出动架次的比值)也从最初的0.5%上升到了6月29日的1.9%。
这些数值的变化对于苏联飞行员来说是地狱的笑话,因为他们确实用坚韧和牺牲生生将德国空军作为一支战术空军的软肋打了出来——他们只能用一步踩死一只蚂蚁的方法去踩死一群蚂蚁。
而正是这样的情况,让德国空军开始慢慢的走向了死亡。
3、几乎相同时间和几乎相同的位置
严谨一点讲,历史中,隶属于德军第47装甲军的第29摩托化步兵师。
是在6月25日第2装甲集群突破巴拉诺维奇防线后,才被古德里安派到泽尔瓦-斯洛尼姆的广大区域,拦阻被包围在突出部的苏联第10和第3集团军突围的。
所以原本是德国人守在这里试图封堵包围圈的行动,变成了苏联人守在这里试图掩护友军突出包围圈的行动了。
4、坑到自己人
历史中的6月24日,被紧急调动到夏拉河一线以防止德军实现包围的步兵第47军,为了守住这个刚刚抵达的防线在掘壕据守的同时,炸毁了夏拉河上的桥梁,希望以此阻拦第2装甲集群的进攻。
结果则是这种行为,不仅没有阻止依靠工兵在6月24日夜间架桥,实现攻击行动的第2装甲集群突破夏拉河防线。
反而让之后试图从这里突围的苏军因为没有桥渡河而损失惨重。)
………………
而在克扎诺夫少将试图用远不如同番号德军强力的部队,布置一道需要抵挡的不是近乎排队送死的溃兵,而是一众被加强过的德军驴子化步兵时。
刚刚借着德军只是维持对于鲁扎尼的封锁,却并不太着急吃掉其中苏军部队的疏忽,将步兵第2师余部从这个牢房位解救出来的整编第1军,同样需要复刻一波德第47装甲军的奔袭操作。
在半天内,或者说是在齐亚里奥妮·波尔的苏军防线被第46装甲军的迂回彻底包围前,完成一次直线距离60公里,实际距离不好确定的奔袭,以确保夏拉河防线不至于因为和历史中过程不同,但是结果一致的方式快速崩溃。
为此,原本一次性的水泥装甲车,不得不投入更多成本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原本保留的t-26坦克支队和不少重武器也不得不作为原料,来创建更多的临时机动车辆,以提升部队的整体行军速度。
原本还在部分使用的苏军自带后勤体系和相关辎重也被完全抛弃,全部转为薯条旅玄学维持。
这让经过一系列战斗损失后,又重新整合起来的不到一个苏联战时步兵师理论兵力(1.4万人)的暂编第1师。
距离刷新,此前由坦克第31师升级改造后的部队维持的薯条旅部队最大编制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