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考纳斯重要的原因,那里有机械化第3军的坦克第5师。”
“坦克第5师?”
薯条君开始翻记录,这个熟悉的名字,在苏军作战记录能够被薯条旅完整查询之后,出现在了薯条君在拉塞尼埃的作战记录背景里。
当时还是懵懂薯条的薯条君,在西北方面军反击里发挥微小作用时。
这个应该能发挥更大作用的师被记录为了,因为与“未知”的德军战斗没能参加主力行动(第2卷第1章)。
现在知道了这个驻地在考纳斯的坦克师,当时是被德北方集团军群的第28步兵军绊住了履带。
并因此未能参与西北方面军的反击。
“所以我们能调动6月23日的坦克第5师?”
已经理解了“图司机”准备用这个实力相当不错的坦克师,拖延德军进展的薯条君还是发现了一个关键华点。
那就是薯条旅要如何在不进入西北方面军战区触发后续剧情的情况下,将这个理论上只需要开十几公里就能进入当前战区的坦克师调动过来。
“巴甫洛夫当个坦克师长还是称职的。”
“图司机”在最后点明了先前让巴甫洛夫跑到第11集团军的原因。
(一些解释:
1、填充38(t)
此前已经提过,小胡子为了实施巴巴罗萨,扩大了德军的装甲师数量——1940年时德军有10个装甲师,1941年时德军扩充为了21个装甲师。
只是在德国国内军工生产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只能采取了将原先有两个装甲团的装甲师,拆分成只有一个装甲团的装甲师的方案来扩充。
但即使是这样,由于原先的10个装甲师并没有都达到两团四营制的古德里安设想编制——只有6个师达到了,10个师加起来总共有35个营。
单纯的将其分到21个装甲师会导致一些装甲师过于薄弱——比如最初只有一个营的第5轻装甲师。
因此德国只能将大量38(t),甚至是35(t)塞入装甲师“凑数”。
比如北方集团军群实力最弱的第6装甲师,就只能靠155辆35(t)充门面。
而这些和苏联人的bt-2\/5一样老旧的坦克,在当时不仅性能落后,也没有足够的备件支撑起长时期作战了。
这在某种程度上让苏军坦克第2师在拉塞尼埃的反击,在最初时取得了一定效果——当时直面坦克第2师的t-34与KV坦克的便是第6装甲师。
而38(t)的性能虽然比35(t)要好不少——其比同期的3号F\/G型有更好的机动性。
但其装甲以及连50短都不如的37毫米斯柯达A7火炮就要比同期的3号差很多了。
甚至即使是这样德国人也没有将装甲师的编制全部凑齐塞满,导致了此时的德军装甲师编制极为混乱,既有3营4连制(12个连),也有3营3连制(9个连),还有2营4连制(8个连),甚至还有2营3连制(6个连)
pS1:上述情况是之前提到过罗马尼亚人想要在1940年购买38(t)时,捷克的工厂合同都签了,却被小胡子亲自否决的根本原因。
pS2:事实上这种充数坦克师的事情并不是巴巴罗萨才开始的,而是从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