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弗莱,去通知军情六处,就说对于上次的合作,我们有了新的看法。”
“灰烬”的话,附带又一次安抚动物,再次让汉弗莱回神。
而后者这次也没有像以往一样发出一些“天真”的疑问,而是脚下带风的马上离开了。
这甚至让“灰烬”有些不适应。
“看来,这才是找我们来要干的事情?”
从“灰烬”嘴里听到军情六处这个对于当前时间线的英国人来说还算是“非法组织”的名称,在黑海沿岸折腾了一段时间地下工作的“诡术”立刻明白了,之前“灰烬”通信中需要他们赶来提供一些武力是为了什么。
但现在更关心刚刚被销毁的物质到底是什么的“灰烬”马上又把话题转了回来,
“这些现在只是次要的,等我们见完菲尔比,你们可能还得去一趟大铁陀。”
(一些解释:
1、罗共对油田的破袭行动
从时间线上讲,是薯条君在南线战斗中黑海舰队突袭康斯坦察(第4卷第35章)的后续事件。
在该事件中,黑海舰队对康斯坦察造成了较大破坏,而罗共也因此与薯条旅搭上线。
这导致部分罗共武斗派,在苏联与薯条旅的支持下,开始走上了区别于历史中的新路线。
获得了武器支持的部分武装赤卫队,开始试图在罗马尼亚政局动荡的状态下,争取自身相对独立的政治权利。
(这种行为可以简单用东大近代史中的割据军阀类比,但是放在巴尔干和东欧更准确的称呼因为为工团运动,两者之间的具体区别大概会在未来的剧情中有所提及)
而攻击康斯坦察残存炼油设备的行动,便是罗共武斗派一系列展示存在的行动的核心组成部分。
这种行为给罗马尼亚的政局动荡添了一大把火,直接催化了,之前剧情提到的阻止德罗联军在进攻受阻后,迅速恢复攻势的,为期一周的“镇压”行动(第4卷第59章)。
在客观上有效支援了苏军向敖德萨与基辅方向的收缩。
当然不可否认,这种初级的斗争形式,在罗马尼亚当前的局势下是左倾冒险的。
因此罗共武斗派在苏军收缩,前线德军回头的情况下,很快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尽管负责这边的“诡术”三人组做出了很多挽救努力,但罗共武斗派的斗争依然在残酷的镇压下,回归了彻底的地下状态。
甚至客观上讲,罗共武斗派的这种行为,为德军进一步在罗马尼亚搞清洗,扶植傀儡提供了绝佳的借口。
在这种情况下被迫身段柔软的安东内斯库虽然保住了自己的脑袋,但也失去了历史上的独立地位。
同时罗马尼亚的工运行动转入低潮,也是让“诡术”三人组开始将工作重心转向伊朗土耳其方向,并将波兰志愿军运作出来的关键原因(本卷第183章)。
pS:罗共武斗失败的背后原因
其一,“诡术”三人组作为前走私大亨,虽然领头的“诡术”已经有了马克思主义理想,但是依然缺乏科学理论支撑,因此其在实践过程中依然有着黑道立棍式的思路。
其二,罗共本身的水平,作为后面被迫通过政治妥协团结各方力量(包括君主、教会、地主等)才实现罗马尼亚解放,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