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案件告终,墨兰登门盛家
洪武四年,八月初,天朗气清。
市舶司一案已经告终,上至两浙路转运使,下至港口核验货物的巡卒,凡牵涉其中者,皆依律查办。
郑青田秋后问斩,家中男丁流放三千里,女眷落入贱籍,三代不得科举。
其馀涉事官员,重则抄没家产,流放边关,轻则贬官外放,调往边地州县当差。
皇宫,垂拱殿内,文武百官手持笏板,整齐列于两侧。
赵晗身着朱红色龙袍,眸光在众臣身上缓缓扫过,殿内一时间寂静无声。
良久,他沉声道:「郑青田私开海禁一事,已有三年之久,尔等竟丝毫不知情,当真是罕见。」
几名私下收受过郑青田丶萧钦言等人孝敬的官员闻言,顿时深吸一口气,眸光飘忽不定。
此事乾的十分隐蔽,帐目天衣无缝。
原以为王安石等人前往两浙路清丈田亩,已是诸事缠身,怎麽可能没事干把心思往市舶司放。
没想到竟忽略了漕帮!
那些人在各个码头上讨生活,官船调度,商船装卸,只要是码头上的动静,就没有他们打听不到的消息。
「先帝已仁治天下,朕原想承此仁政,对诸位多些宽宥,少些苛察,也好君臣同心同德,共扶社稷。」
「江南涉事官员皆已认罪,在刑部大牢内听候发落。」
「然整顿吏治非一日之功,朕也不愿因一桩案子,就让朝堂上下人人自危。」
「若有如王爱卿一般,主动上缴此前收受的财物,坦陈过往疏漏,朕可从轻发落。」
「但若由皇城司查出,朕决不轻饶。」
此话一出,几名官员身体微微一震,悄悄抬眼用馀光看向赵晗。
王世平低垂着眼帘,拿着笏板的手略有些颤抖。
王世卓送来的财物是尽数凑齐送去大理寺不假,赵晗也只令他补正过失,戴罪立功。
可王家的日子,只怕要一落千丈,愈发紧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