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点别的理由?
最后,釜底抽薪。
昭县虽大,人口接近百万,户籍数上十万,可毕竟还穷,尤其是乡下,有缝纫机的家庭并不多,陆阳估计,平均1000个家庭里面最多也就有三五十台缝纫机。
且一两年之内,应该都不会有大变化。
这样,那招一个就少一个,陆阳厂子扩大生产的速度越快,留给其他想要挤进来这个赛道,山寨他这个模式的制衣厂的生存空间就越低。
连工人你都招不到,还怎么山寨?
挖人?
能挖的过财大气粗的陆阳吗?
如果聪明一点的,那就苟延残犬,捡他陆阳剩下来的吃。
如此,三道护城河,环环相扣,至少在一两年之内,社会发展,生产资料进一步充沛,缝纫机这种大单件进一步在昭县农村普及之前。
陆阳至少还能狠狠的再挣两年钱。
那两年后呢?
无所谓了呀!
钱已经挣够了,到时候自然再又有别的玩法。
“堂哥,你放心,我已经安排小七带着他的同学们去周边乡镇重新摸底了,等忙完了这几天,确定了留下哪几张摊位,出租哪几张摊位,再把市场的销售人选定好以后,我就去着手安排,亲自登门拜访,招募一批新的缝纫女工,抓紧时间都调教出来。”
陆有智激情满满的在陆阳面前保证道。
这老六有一点干的非常好。
总是能在陆阳安排给他新的工作之前,已经先提前一步,摸清楚了新工作的底细。
比如之前的销售人员选拔,摊位出租,现在又是招募新的工人。
总是能够急陆阳所急。
“这小子有点脑子,虽然说一般人也都能猜到,我卖了这么多衣服,又回笼了这么多现金,肯定还是会继续扩大制衣厂的规模。”
“但知道归知道了,能先提前就安排下去了,把工作做在前面的,估计也没几人吧?”
“罢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