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敲打着办公室的窗户,出单调却有节奏的声响。
我,田慧敏,37岁,一名企业的普通管理工作人员,正对着电脑屏幕,神情恍惚地敲击着键盘。
窗外,城市的霓虹灯在雨雾中若隐若现,为这个沉闷的夜晚增添了几分迷离。
陈强,我那个37岁的丈夫,已经连续三个月在外地出差。
他总是说工作忙,项目紧,需要全力以赴。
我信了,至少一开始我信了。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现,他的忙似乎成了逃避家庭的借口。
我们之间的距离,不仅仅是地理上的,更是心灵上的。
那天晚上,加班到深夜的我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
打开门,迎接我的只有黑暗和寂静。
我麻木地打开灯,走进厨房准备点些外卖。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一条微信消息。
&0t;睡了吗?&0t;是便利店的店员张浩。
张浩,公司楼下的便利店店员,三个月前因为一次加班邂逅,我们开始有了些许交流。
起初,只是简单的问候和闲聊,但渐渐地,他的细心和体贴让我感到了久违的温暖。
&0t;还没,怎么了?&0t;我回复道,手指悬在屏幕上方犹豫了片刻。
&0t;今天店里特别忙,我有点累。
能找个人说说话吗?&0t;他的消息很快回复。
我犹豫了。
作为一个已婚女人,和一个年轻男孩聊得太深入合适吗?但内心的孤独感却像一只无形的手,推着我回复。
&0t;可以聊聊,你最近好吗?&0t;我回复道,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咖啡杯沿。
出乎意料的是,张浩的回复迅而热情。
我们聊了一个多小时,从工作琐事到生活感悟。
他比我小六岁,大学毕业后留在这座城市,租住在一个狭小的公寓里。
他的坦率和真诚让我感到些许慰藉,尤其是当他聊起对未来的迷茫和对梦想的坚持时,我仿佛看到了一丝久违的希望。
&0t;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0t;他说,&0t;但有时候,一个小小的鼓励就足以支撑我们走下去。
&0t;
我放下手机,望向窗外。
雨已经停了,霓虹灯在潮湿的街道上投下斑斓的色彩。
我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孤独。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的交流逐渐频繁。
有时候是工作日的几句问候,有时候是周末的简单分享。
比起与陈强的谈话,与张浩的对话总是让我感到轻松和愉悦。
他总是能找到让我微笑的方式,用简单的话语温暖我的心。
一个月后的一个周末,我带着孩子去公园,偶然在一条街的拐角看到张浩。
他正在帮一个老人推轮椅过马路,阳光在他年轻的脸庞上投下温暖的阴影。
我拍照了朋友圈,配文&0t;城市里的小温暖&0t;。
几分钟后,他点赞并留言:&0t;原来我们住得这么近。
&0t;
从那以后,我们的交流变得更加自然,像是两个相识已久的老友。